<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高高的詩詞(2479首)

    841 《北山之高壽北山何先生》 宋·金履祥

    夫子曰道,惟帝之蹈。
    臣何容力,亦聿既耄。
    天子曰吁。
    鴻飛冥冥,罔終棄予。

    842 《北山之高壽北山何先生》 宋·金履祥

    夫子由由,匪詭匪隨。
    匪傲匪求,云受奚為。
    孑孑干旌,侯伯是將。
    鳳皇于飛,亦集爰止。

    843 《北山之高壽北山何先生》 宋·金履祥

    北山之陽,優優夷夷。
    盤溪之流,可以樂饑。
    明明天子,肇彼四海。
    樂學師賢,有永無怠。

    844 《北山之高壽北山何先生》 宋·金履祥

    巖巖北山,其高極天。
    障此東南,利欲之瀾。
    敢拜稽首,天子萬年。
    允保四海,好德之端。
    敢拜夫子,眉壽無愆。
    金玉爾音,以永斯文。

    845 《華之高壽魯齋先生七十》 宋·金履祥

    金華之高,其色蒼蒼。
    維華降神,生何及王。

    846 《華之高壽魯齋先生七十》 宋·金履祥

    維王及何,文公孫子。
    天子是師,斯文之紀。

    847 《華之高壽魯齋先生七十》 宋·金履祥

    翼翼王子,教行于東。
    思樂東州,舞雩之風。

    848 《華之高壽魯齋先生七十》 宋·金履祥

    東人之子,其來秩秩。
    是追是琢,是進是服。

    849 《華之高壽魯齋先生七十》 宋·金履祥

    有車班班,有來自東。
    子曰予耄,落此新宮。

    850 《華之高壽魯齋先生七十》 宋·金履祥

    新宮巖巖,佩玉翩翩。
    毋曰予耄,而將閉關。

    851 《華之高壽魯齋先生七十》 宋·金履祥

    自古在昔,圣賢有作。
    七十之齡,德烈方恪。

    852 《華之高壽魯齋先生七十》 宋·金履祥

    于時阿衡,一德之書。
    于時尚父,猶磻之居。

    853 《送張職方出守高安》 宋·李大臨

    白首為郎舍,清朝剖使符。
    一麾榮父子,千里接江湖。

    854 《妙高臺》 宋·李思衍

    危亭新構客持觴,雨挹蘭干面面涼。
    煙外好山供水墨,風前老樹奏笙簧。
    接天凈綠秋江白,著地彤云晚稻黃。
    騕褭絲鞭歸興逸,水晶宮殿桂花香。

    855 《高宗皇帝挽詞》 宋·李祥

    七月來同軌,因山儉德昭。
    堯喪三載慕,禹葬百神朝。
    寂寞龍樓閟,凄涼鳳輦遙。
    臣民紛雨潤,血灑浙江潮。

    856 《高宗皇帝挽詞》 宋·李祥

    赤伏恢炎緒,珍符屬紹興。
    武功歸藝祖,仁治法昭陵。
    弓墮龍髯斷,云蟠鶴馭升。
    巍巍名不有,清廟若為稱。

    857 《高宗皇帝挽詞五首》 宋·李巘

    建炎恢圣統,太上極尊名。
    夏祀參天永,堯勛冠古榮。
    艱難成普業,付托本皇明。
    俯閱人間世,飚游跨九清。

    858 《高宗皇帝挽詞五首》 宋·李巘

    壽歷開金筴,皇歡奉玉顏。
    難諶天道遠,忽愴帝鄉還。
    敷德戎夷外,安民禮樂間。
    功崇超大禹,神穴枕稽山。

    859 《高宗皇帝挽詞五首》 宋·李巘

    赫奕中興事,洪圖久系隆。
    垂裳三紀后,脫屣再星終。
    靈馭龍騰座,仙晨鶴翥空。
    薰琴無盡意,遏密卷悲風。

    860 《高宗皇帝挽詞五首》 宋·李巘

    漢帝傷心地,羹墻夢正勞。
    珠藏超赤水,鼎在泣烏號。
    神藻光仍煥,仁風遠更翱。
    百皇誰比德,商廟獨推高。

    * 關于高高的詩詞 描寫高高的詩詞 帶有高高的詩詞 包含高高的古詩詞(247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