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高悟的詩詞(404首)

    161 《游天竺寺有懷謝康樂》 明·李奎

    秋光澹巖岫,入谷聞晨鐘。
    白云嵌紫芝,峰朵開芙蓉。
    林香晝自結,夾道羅長松。
    沙廣草煙薄,溪深花露濃。

    162 《筼筜萬個黃雀每棲息其上一昔風雨颯至忽聞有》 宋·李自中

    黃頭雀,觜交交,尾倬倬,突然散去云路邈。
    東村四面禾黍稠,欲下未下驚呼儔。
    牛羊上山雞犬睡,翩躚蹙步來相求。

    163 《雜述》 宋·林泳

    欲士心胸塞,高人眼目醒。
    羅浮夜半日,南極海中星。
    觀心無別法,問夢有前人。
    夜或長于夜,身還外此身。

    164 《寄裴云山》 未知·林正

    南山高且深,竹深帶流水。
    先生廬其中,迥若崆峒子。
    雪發覆兩肩,深悟造化理。
    手注三體詩,名滿四海耳。
    時以詩名家,亦來質疑似。
    我本浪得名,長掛春風齒。
    乃識先生心,非非還是是。

    165 《大滌洞天留題》 宋·樸子文

    不得入壺中,不知有洞天。
    未許涉弱水,蓬瀛名空傳。
    洞霄古真境,九鎖開其先。
    靈殿拱嘉樹,奇巖漱飛泉。

    166 《題淡山巖》 宋·盛某

    黃公丘壑人,閱遍山水奇。
    晚觀淡巖作,獨許天下稀。
    我初頗未信,及到乃愧之。
    偉茲過奇特,驟睹心驚疑。

    167 《渾淪庵成悠然子親慶因以何字為韻共酌聯句》 宋·石元規

    作室觀靈境,功成事若何。
    琴書消日月,耕釣老煙蘿。
    為羨云蹤遠,時將酒共過。
    東巖開玉洞,西澗瀉銀河。

    168 《聽演師琴》 宋·史衛卿

    禪悟卻參琴,山高水復深。
    七弦手共語,萬籟耳無音。
    激烈鬼神淚,發揮天地心。
    秋風時一曲,懷古更傷今。

    169 《偈十六首》 宋·釋行瑛

    明眼底人眼礙,悟心底人被心礙。
    證道底人被道貌岸然礙,達法底人被法礙。
    何謂如此不見道,金屑雖貴,落根成翳。
    要得高步大方,直須去此四礙。

    170 《東溪閑居示眾偈》 宋·釋行瑛

    聯絡藤蘿一徑,行窮始到松門。
    籬畔野華不艷,堂前流水非喧。
    午飯龍離鐵缽,夜深月落金盆。
    此是真修行處,何人得意忘言。

    171 《偈》 宋·釋祖璇

    吃粥了也未,趙州無忌諱。
    更令洗缽盂,太煞沒巴鼻。
    悟去由來不丈夫,這僧那免受糊涂。
    有指示,無指示,

    172 《和史經》 宋·孫邦

    淵明遇佳趣,欲辯每忘言。
    道安對勝士,高論矜彌天。
    斯人已往不可得,悠悠俗駕徒爭先。
    夢尸夢穢了不悟,甯論擲足與裸顛。

    173 《唐開成年墓志石》 宋·王應麟

    鴻蒙肇開辟,變嬗幾成毀。
    寥寥斷竹歌,瓦堲溯姚姒。
    周墳典以族,詎認青烏子。
    公琴記咎繇,邢山稱東里。

    174 《甲戌九月日有食之紀異三十韻》 宋·五邁

    甲戌九月秋,朔旦風災眚。
    孛彗犯太陽,凄凄如月冷。
    方其如虧時,宛然蟲食皿。
    食之至於既,當空懸殊黑餅。

    175 《東州逸黨》 宋·顏太初

    天之有常度,躔次絕乖離。
    地之有常理,沈潛無變虧。
    人之有常道,高下遵軌儀。
    三才各定位,萬古永不移。

    176 《玉泉山》 宋·楊叔蘭

    人生天地間,今古一□觀。
    凌空絕虛曠,萬象羅巖巒。
    能一故□應,物化千□端。
    萬端總歸一,唯悟無□言。

    177 《游洞霄》 宋·馀杭令

    野服蕭蕭款翠微,虛亭高敞射晴暉。
    仙歸洞府云煙靜,春入名山筍蕨肥。
    緩飲壺觴聊自適,暫指朱墨便忘歸。
    何時罷脫利名去,始悟人間萬事非。

    178 《歌兩淮》 宋·員興宗

    君不見北風吹淮風浪黑,鐵馬千群凝一色。
    當時廟論孰經濟,將相無言潛動魄。
    或云南紀當何憂,今代諸葛身姓劉。
    陸下喚取守淮甸,彼有勝算逾干矛。

    179 《劉莎衣庵》 宋·曾極

    佛貍麾騎飲長江,呼吸安危闔國忙。
    南北兩家都換主,從容一語悟高皇。

    180 《題梅山》 宋·張景端

    作尉南昌日,投書北闕頻。
    忠言不悟主,直節恥為臣。
    漢室多災異,吳門念隱淪。
    掛冠忘寵辱,蒙袂出埃塵。

    * 關于高悟的詩詞 描寫高悟的詩詞 帶有高悟的詩詞 包含高悟的古詩詞(40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