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高底的詩詞(1127首)

    41 《次韻高子勉十首》 宋·黃庭堅

    荊渚樓中賦,南陽垅底吟。
    誰言小隱處,頻屈故人臨。
    經笥茌窺底,詞源幸汲深。
    思君眠竹屋,雪月冰寒衾。

    42 《蝶戀花·碧玉高樓臨水住》 宋·晏幾道

    碧玉高樓臨水住,紅杏開時,花底曾相遇。
    —曲陽春春已暮,曉鶯聲斷朝云去。

    遠水來從樓下路,過盡流波,未得魚中素。
    月細風尖垂柳渡,夢魂長在分襟處。

    43 《沁園春·眼底高年》 宋·無名氏

    眼底高年,如老曾仙,斗南一人。
    能持齊守戒,香山居士,樂天知命,康節先生。
    滿眼兒孫,滿堂金玉,多寶如來現後身。
    真堪羨,有許多福力,越見精神。

    44 《步步高》 宋·無名氏

    五更里,架上金雞叫。
    路上行人俏。
    方欲曉。
    沒底籃兒杖頭挑。

    45 《最高樓·周郎後》 宋·劉克莊

    周郎後,直數到清真。
    君莫是前身。
    八音相應諧韶樂,一聲未了落梁塵。
    笑而今,輕郢客,重巴人。

    46 《昔陳北山趙南塘二老各有觀物十詠筆力高妙暮》 宋·劉克莊

    天不生斯物,將如凍者何。
    為誰忙作繭,到底化為蛾。
    種至春還育,功于世最多。
    香閨不知織,歲歲賜香羅。

    47 《謝柳全叔縣丞寄高麗松花》 宋·曾幾

    幽人所住空山里,老樹皆作虯龍起。
    但知樹底聽松風,不見風前落松子。
    三韓華萼手自開,其間瑣碎如嬰孩。
    請因賈客詔君長,二十馀年無使來。

    48 《巫山高》 宋·文同

    巫山高,高凝煙,十二碧簪寒插天。
    危巖絕壁已飛動,況復下壓萬丈之蒼淵。

    49 《度劍有日高永康以詩送行次韻》 宋·洪咨夔

    紫巖護川陜,號令賊膽寒。
    客有屏山劉,萬甲胸中蟠。
    石湖牧參井,遨頭黃金鞍。
    亦有山陰陸,春風迸詩肝。

    50 《高粹送糟蟹破故紙芽口占以謝》 宋·洪咨夔

    無腸公子醉鄉徒,風味元來蜀似吳。
    便好掛門驅瘧鬼,不須詩詠血模糊。
    蒲筥新芽補骨脂,雨痕照眼碧離離。
    功於枸杞庵藦似,不是山人底得知。

    51 《大人和云樓底雪千峰樓頭著寓翁梅力開萼綠桃》 宋·洪咨夔

    寄榻高寒地,收心懶散翁。
    雞鳴虛室白,鴉起小窗紅。
    古操塵弦拂,新詩凍研烘。
    桃梅芳意覺,不是去年叢。

    52 《高郵別秦觀三首》 宋·蘇轍

    蒙蒙春雨濕邗溝,蓬底安眠畫擁裘。
    知有故人家在此,速將詩卷洗閑愁。
    筆端大字鴉棲壁,袖里清詩句琢冰。
    送我扁舟六十里,不嫌罪垢污交朋。
    高安此去風濤惡,猶有廬山得縱游。
    便欲攜君解船去,念君無罪去何求。

    53 《送致明之高沙三首》 宋·劉子翚

    忽驚風袂去翻翻,老子吟毫強更援。
    底事幽懷卻成惡,鵝峰一點入離樽。

    54 《送高集中赴漳浦宰》 宋·張元干

    三年烏石僧房居,忍饑待次真臞儒。
    有意載酒問奇字,無事閉門抄異書。
    一行作吏去漳水,斂版趨廊參刺史。
    胸中豪氣半銷磨,銷覺風波生眼底。

    55 《送高寺丞宰岐上》 宋·韓維

    墨綬垂腰底,憐君尚一同。
    人豪固秦俗,地古自豳風。
    春色鳴弦外,山光隱幾中。
    定應傳善政,不日到關東。

    56 《游漢高帝祠》 宋·韓維

    平橋架荒塹,東上大岡尾。
    岡頭古木合,有廟蔭其底。
    攝衣升殿墀,龍瘢儼當位。
    蝙飛畫帳喧,鼠嚙珠旒墜。

    57 《再用前韻贈高縉之三首》 宋·陳造

    高郎客京華,好事有左顧。
    儒林丈人行,乃得曳裾處。
    亦知短褐底,蘊抱美無度。
    繼今數公間,可但傳新句。

    58 《送高縉之歸謀武林結課二首》 宋·陳造

    眼底論人物,如君亦壯哉。
    作書猶乞米,造物不憐才。
    跋履妨詩筆,祛除近酒杯。
    飛塵棲劍室,歸棹莫遲回。

    59 《題明發高軒過圖》 宋·陳師道

    滕王蛺蝶江都馬,一紙千金不當價。
    異才天縱非力能,畫工不是甘為下。
    今代風流數大年,含毫落筆開山川。
    忽忘朽老壓塵底,郤怪鳧鴻墮目前。

    60 《白蓮草亭前盆池所出也慣見紅華忽遇此本孤高》 宋·鄭剛中

    鮫人織綃已奇詭,輕梭引絲不濡水。
    何為玉人雕琢玉,亦在冷冷水泉底。
    截肪磨玷既成花,蓋以青銅聳而起。
    體色當從太虛來,五采世間俱一洗。

    * 關于高底的詩詞 描寫高底的詩詞 帶有高底的詩詞 包含高底的古詩詞(112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