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舸悠悠醉又醒,溪山無語意分明。龜身何日化蒼石,鶴背有人游紫清。百榼頒空看少俊,千金難買是春晴。筵端宋玉尤騷絕,游戲長歌復短行。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筆意縱橫。今人嗤點流傳賦,不覺前賢畏后生。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議論藝術文學組詩
清齋四體泰,白晝一室空。摧頹有古樹,騷屑多悲風。
寫鳥抒情愁緒思鄉
紅燭短時羌笛怨,清歌咽處蜀弦高。萬里分飛兩行淚,滿江寒雨正蕭騷。
宋杜詩題在,風騷到此真。獨來終日看,一為拂秋塵。古石生寒仞,春松脫老鱗。高僧眼根靜,應見客吟神。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高中文言文楚辭寫人愛國勵志憂國憂民
屈子當年賦楚騷,手中握有殺人刀。艾蕭太盛椒蘭少,一躍沖向萬里濤。
紙衣竹幾一蒲團,閉戶然萁自屈盤。誦徹離騷二千五,不知月落夜深寒。
睡起斜陽欲落,信步獨往林皋。舊日曾看釋典,近來懶讀《離騷
欲伴騷人賦百篇,歸心要及菊花前。明朝知覆誰家瓿,猶有桓譚道必傳。
花竹蕭騷小圃畦,官居翻似隱淪棲。巴山四合秋陽滿,杜宇黃鸝相對啼。
淡淡梅花不要裝,真珠樓閣水精鄉。騷人詞客猶愁冷,紫蝶黃蜂更敢忙。
道是詩壇萬丈高,端能辨卻一生勞。阿誰不識珠將玉,若個關渠風更騷。
離騷何苦怨鶗鴂,鶗鴂本因搖落鳴。寒蟬驚鶴亦無謂,要是愁人聞自驚。
莫笑江城大如斗,桃花如燒酒如油。人生無病即為樂,莫誦離騷澤畔愁。
李杜風騷少得朋,將壇高筑竟誰登。林蘿寂寂湖山好,月下敲門只有僧。
識君兮不早,君尚少兮我老。蘭與蕙兮多薰,搴雜佩兮芳芬。蘭倏往兮蕙隨,心俯仰兮徘徊。與識吳兮吳樂,嘗適楚兮楚悅,
經學淵源史筆高,文章余力埒風騷。紛紛小技夸流俗,磨滅身名笑爾曹。
濡需附勢幾崩奔,獨抱離騷細討論。萬事只憑方寸去,剛風元不隔天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