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鐵論兒讀否,聚斂臣子攻之。公卿大夫民賊,賢良文學汝師。
出程行店絕少,官舍去家匪遙。吾聞粉□□□,□□紅巾已梟。
旦市有攫金者,地靈豈愛寶哉。零陵貪而乳盡,合浦清而蚌回。
世祿鮮由禮法,家駒勿使荒嬉。但愿兒讀十紙,孰云孫隔一皮。
化蝶但貪睡美,舐犢尚為愛牽。三年不見心痗,十日無書眼穿。
禪榻惟梅親紙帳,村沽以草塞甆瓶。老癃頗怪牛頭赤,兒女爭看柳眼青。
古有道人皆朽骨,世無價寶是元身。天公作意相裨補,又見咸淳第二春。
生后至和嘉佑時,老身猶及見淳熙。都忘滿鏡星星發,帶了春幡便出嬉。
病添敗絮肌猶凜,老飲新醅力不支。獨有脾神無恙在,餅如篩大菜如絲。
解凍依然風栗烈,鞭春才了雨廉纖。街坊遏密無儺鼓,村落豐登有酒簾。
八十公公三歲兒,一孩一耄總憨癡。向來略識童蒙訓,老去惟吟豁達詩。
存五千篇吟筆老,加三百戶贊書新。官分彩勝簪華發,僧送烏薪暖曲身。
蜀女羞施粉,輕裝愛淡紅。抹涂尚年少,膏沐為誰容。
范公蜀西曲,陸老劍南詩。子美渠曾道,淵材輩豈知。
莫惜千銀燭,頻添兩玉瓶。不須擂羯鼓,花睡未曾醒。
一種秾纖態,三郎未必知。浪將妃子比,妃子太濃肥。
神女漂紅者,顛姨發赤然。年年吹洗了,未必恕今年。
恰見如丹粒,俄驚似紫綿。山翁無供帳,只就落花眠。
地行臣耄矣,稽首告天公。藉草千場醉,留花十日紅。
御堦人看放班回,誰記乾淳舊事哉。進卷已嘗觀所主,聞弦上欲老其才。割雞必待民謠著,峨豸多由縣譜來。莫道勝流俱不屑,艾軒做了到誠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