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風雨橋的詩詞(994首)

    101 《雨中花(賀歐文建樓與橋)》 宋·百蘭

    饤斗云山,挨排煙水,六丁午夜文移。
    道滁孫子,欲寄游嬉。
    高趁鶩霞舒嘯,低群鷗鷺忘機。
    牢籠兩下,樓乘汗漫,橋枕清漪。

    紀游春天西湖寫景抒懷

    102 《雨過三峽橋上作》 清·屈大均

    二十四潭爭一橋,驚泉噴薄幾時消。
    一山瀑布歸三峽,小小天風作海潮。

    103 《第四橋》 宋·蕭立之

    黃帽牽船客自搖,水花壓岸送歸潮。
    晚風忽斷疏蓬雨,秋在煙波第四橋。

    104 《紹興乙居秋仲冒雨獨游陽華巖勝絕未讓淡山巖》 宋·游何

    西風卷癡云,欲壓不墮地。
    化作碧孱顏,融結在空際。
    是名陽華巖,造物一何異。
    東山雨腳斷,明月招我至。

    105 《十月一日浮橋成以故事宴客凌云》 宋·陸游

    陰風吹雨白晝昏,誰掃云霧升朝暾?三江水縮獻洲渚,九頂秀色欲塞門。
    西山下竹十萬個,江面便可馳車轅。
    巷無居人亦何怪,釋耒來看空山村。
    竹枝宛轉秋猿苦,桑落瀲灩春泉渾。

    106 《入云門小憩五云橋》 宋·陸游

    谷雨初過換夾衣,園林零落到薔薇。
    鳴鳩日暖遙相應,雛燕風柔漸獨飛。
    臺省多才吾輩拙,江湖久客暮年歸。
    云門蹋月方清絕,且倚溪橋看夕霏。

    107 《和答師厚黃連橋壞大木亦為秋雹所碎》 宋·黃庭堅

    溪橋喬木下,往歲記經過。
    居人指神社,不敢尋斧柯。
    青陰百尺蔽白日,烏鵲取意占作窠。
    黃泉浸根雨長葉,造物著意固已多。
    風摧電打掃地盡,竟莫知為何譴訶。
    獨山冷落城東路,不見指名終不磨。

    108 《賀新郎·路入藍橋境》 宋·無名氏

    路入藍橋境。
    憶當年、云英來會,玄霜搗盡。
    爭似溫公風流婿,一笑歡傳玉鏡。
    便勝似、瓊漿玉飲。

    109 《和象之同孔寧極游石橋且簡寧極》 宋·韓維

    春風杖藜客,同到石橋邊。
    引袖披云木,攜樽俯澗泉。
    巖花聊彩摘,野器不雕鐫。
    俯仰元和內,熙恬太古前。

    110 《之石橋》 宋·韓維

    聞說西橋水樹間,不辭驅馬涉風煙。
    疏籬老屋臨官道,瘦棘荒茅蔽石田。
    欲下鳴鴉盤木末,遠來驚雉落山前。
    瓢中幸有村醪美,不怕春寒雨滿川。

    111 《羅溪橋》 宋·裘萬頃

    我來從西昌,日日困塵土。
    誰知羅溪橋,凈若初過雨。
    長松列左右,清風奏宮羽。
    薄暮舍籃輿,扁舟渡溪去。

    112 《晚坐三峽橋》 宋·孔武仲

    雨施雷音動十方,檀那奔走助津梁。
    泉舂石寶千秋白,風掃松橋六月涼。
    潑潑小魚生處樂,濺濺余瀨靜中忙。
    塵襟正欲留瀟灑,坐聽清音到夕陽。

    113 《橋西》 宋·朱繼芳

    云澹風微日未低,瘦藤扶到小橋西。
    林花過雨相爭發,谷鳥無人自在啼。

    114 《戴文進溪山春雨圖》 明·陳鳳

    林間雀聲急,知有少女風。
    溪云挾雨至,倏忽彌春空。
    霏霏濕盡山橋路,行人沖雨行喚渡。
    沾泥涉險亦何為,興來疑向若耶去。

    115 《夏日田家四首》 明·張名由

    蓐食茅茨下,鳴雞尚蕭蕭。
    褰衣涉遠道,負耒正逍遙。
    種豆不成頃,陰曀不終朝。
    飄忽風雨至,歸農趣危橋。
    其雨復其雨,豆稀草葽葽。
    叢林戴勝降,女桑多長條。
    ¤

    116 《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魚池上遂自乾明寺前東岡》 宋·蘇軾

    雨過浮萍合,蛙聲滿四鄰。
    海棠真一夢,梅子欲嘗新。
    拄杖閑挑菜,秋千不見人。
    殷勤木芍藥,獨自殿余春。

    117 《洞仙歌·梳風洗雨》 宋·無名氏

    梳風洗雨,蘭蕙摧殘後。
    玉蕊檀芳做霜曉。
    板橋平,溪岸小。
    月下歸來、乘露冷,贏得清香滿抱。

    118 《小臨海曲十首》 元·楊維楨

    日落洞庭波,吳娃蕩槳過。
    道人吹鐵笛,風浪夜來多。
    道人鐵笛響,半入洞庭山。
    天風將一半,吹度白銀灣。

    119 《題高郵何將軍老山圖》 元·楊維楨

    何家將軍多愛山,以小比老尤堅頑。
    青山面目元不老,將軍卻笑須眉斑。
    昆侖何時鰲背裂,將軍氣高嵩華絕。
    小夫移山良自愚,將軍一怒天柱折。

    120 《建炎丁未自中夏徂秋不雨七夕日戲成一詩簡牛》 宋·鄭剛中

    今夕知何夕,織女逢牽牛。
    云軿擁高漢,仙事傳風流。
    人間適焦窘,龜兆生田疇。
    當時大軍后,皆抱糠籺憂。

    * 關于風雨橋的詩詞 描寫風雨橋的詩詞 帶有風雨橋的詩詞 包含風雨橋的古詩詞(99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