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風裹的詩詞(627首)

    521 《寄贈集虛孟高士》 宋·方回

    天地春藏凍核中,時來蜂蝶哄東風。
    萬端變化根無極,一寸靈明裹太空。
    妙處千江分明月,飄然六合點飛鴻。
    守玄知默交龍虎,肯泥丹爐子午紅。

    522 《題徐仲彬達觀亭》 宋·方回

    乾涵坤毓萬匯夥,獨得為人賴鈞播。
    八尺身為天地贅,一寸心將天地裹。
    道眼自應非肉眼,以心觀物無不可。
    靈臺光塵日月縣,肯使一絲掛塵堁。

    523 《歲除日陳正之劉彥質來奕》 宋·方回

    明朝六十遂平頭,豈料耆年尚百憂。
    遠憶兒孫兼婢仆,欠赍裹餌與衣裘。
    倩人賒酒聊堪醉,看客枰棋卒未休。
    旅□鄉心記今夕,北風吹雪滿寒樓。

    524 《夜發長山豅》 宋·方回

    水面浮暗山,沙頭耿微火。
    好奇引吭窺,畏寒縮頸坐。
    首取帛為袱,體用衾自裹。
    篙師喜風定,半夜起勁柁。

    525 《憶我二首各三十韻》 宋·方回

    憶我幼時事,南歸自番禺。
    三邊已澒洞,內郡猶無虞。
    故居山城間,四面阛闠區。
    東西萬貨集,朝暮百賈趨。

    526 《和劉后村梅花百詠》 宋·方蒙仲

    雪裹空身無庇葉,風前妙質忽飛塵。
    一襦不著中寒去,莫是陳三輩行人。

    527 《和茅亦山先生雜詠》 宋·黃庚

    風柳吹花糝白氈,鶯愁蝶恨有誰鄰。
    不知春事又三月,堪嘆人生無百年。
    清氣長留詩卷裹,間愁不到酒樽邊。
    山窗書永渾無事,一榻分云枕易眠。

    528 《山中》 宋·黃庚

    萬壑松聲撼翠微,夜寒風露濕人衣。
    山翁踏月巡幽徑,竹裹籠開鶴未歸。

    529 《睡起》 宋·黃庚

    滿階竹影掃斜陽,一枕秋風桂子香。
    夢裹不知身是客,覺來依舊在他鄉。

    530 《道士夜醮》 宋·黃庚

    步虛聲裹碧云飛,佩玉珊珊謁紫微。
    月浸剛風鸞鶴過,仙都道士拜章歸。

    531 《江上客懷》 宋·黃庚

    鏡裹從渠白發添,吟邊抵掌復掀髯。
    十年為客甘清苦,一枕忘情付黑甜。
    短褐怯風綿未絮,破窗漏月紙重粘。
    梅花應念人孤寂,寒夜吹香入竹簾。

    532 《客路》 宋·黃庚

    春風客路草萋萋,小駐征鞍日又西。
    回首前山云樹暗,竹雞聲裹鷓鴣啼。

    533 《晨起東軒》 宋·李復

    影暗才分竹,煙低正滿檐。
    雨斜侵藥裹,風過亂書簽。
    篆滅香猶在,塵昏硯未添。
    靜中時有興,著論不為潛。

    534 《洛中鄭愨三伏之際率賓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蓮》 宋·陸文圭

    碧云影裹倚欄干,鯨吸詩人酒量寬。
    惟有鑒湖堪避暑,遙知玉井正生寒。
    簪開翠策微通竅,滴下真珠滿走盤。
    一葉偶因風飐破,帕羅香心歲時乾。

    535 《題昭君畫卷五絕》 宋·陸文圭

    已恨丹青誤妾身,何消更與妾傅神。
    那知塞北風視說,不似昭陽殿裹人。

    536 《別李宰》 宋·陸文圭

    句曲一山縣,東西俱百里。
    三茅地有靈,出宰多才美。
    前有趙與謝,今有程與李。
    李為山東望,聲價高莫比。

    537 《贈季清隱道人》 宋·陸文圭

    虞山綆西城,尚湖繞其趾。
    青屏照玉鏡,屈摺十八里。
    傅聞漢真人,丹成飛入水。
    到今水不腥,魚鱉長而美。

    538 《賦燒筍竹安韻》 宋·陸文圭

    先生朝槃厭苜蓿,徇味得全差騰肉。
    蒼頭掃地尿有出,赤炎騰煙龍尾禿。
    土膏漸竭外欲枯,火候微溫酒已熟。
    撥灰可惜衣殘錦,解籜獨婁謹咔玉。

    539 《送汪太無道人》 宋·陸文圭

    面帶青山色,道人何處來。
    一臺縣日月,兩袖裹風雷。
    鉛鼎養活火,寒爐撥死灰。
    出尋方外友,不語又空回。

    540 《題王復初所藏子昂臨禊帖》 宋·陸文圭

    昭陵玉函出人間,開平經今四百年。
    永和遠距貞觀先,俯仰陳跡俱可憐。
    古人學書如學仙,笑鋒誰人玄之玄。
    水晶宮裹佳公子,風流翰墨皆水然。

    * 關于風裹的詩詞 描寫風裹的詩詞 帶有風裹的詩詞 包含風裹的古詩詞(62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