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題畫憂國憂民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
題詩
老僧長生元佑年,龐眉皓首高頰觀。紛然送迎過云煙,解記南歸玉局仙。清都道士同蹁躚,詩成忽俾如蛻蟬。嗟哉用心故可憐,那知海內爭流傳。
遠山橫碧一溪清,白鳥飛邊落照明。吏散庭階一無事,綠陰亭上又詩成。
政是國家多事秋,渝川縣尉亦風流。吟詩不廢公家事,坐使孟郊輸一籌。
春雷仇仇盎中鳴,籜龍驚起頭角獰。斕斑裂土穿石出,長鑱斸下津浮玉。山人嗜之比八珍,畫師寫生傳千春。纖纖翠交煙雨濕,山人嘆嗟山鬼泣。
五百年前作此亭,亭前古木綠陰清。而今古木無存者,賴有新亭擊舊名。
慘慘秋風吹客襟,唐人遺跡宋人吟。浮云世事多遷變,不獨此亭無綠陰。
千騎駸駸赴郡初,曾迂旌旆訪吾廬。天邊誰識郎官宿,門外空回長者車。勸酒樽罍應引滿,題詩屋壁是親書。鄉人聞有神仙客,遠近爭來看隼旟。
昔年詩板著蓮宮,筆力雄豪墨彩豐。不日三階平國政,山僧應待碧紗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