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須知端的詩詞(350首)
183
《劉侍郎見和再用韻》 宋·王之望
大方廣佛三身具,境號華嚴普賢住,三千凈土毛孔吞,百億化身塵剎赴。
底事眉山跡偏顯,端由象法時將暮。
三乘不起正信心,一線頓開方便路。
184
《觀小兒甕戲》 宋·李流謙
五歲小兒初學涉,絕藝亦知天所賦。
想見九牛可倒曳,已堪赤手擒猛虎。
向來甕戲真偉觀,儻非目擊嗤浪語。
器小猶須百斤重,兵以壯夫端恐仆。
185
《陳順之靈壁石硯山》 宋·樓鑰
名畫法書環四壁,中有米家真寶石。
群峰森聳外澗流,他物雖奇敢爭席。
舊屬半山老仙人,佛印乞之如乞鄰。
阿章有力負之走,一時攘取成紛綸。
187
《代壽安宣相》 宋·程公許
帝佑炎圖保中光,風云嘉會契千齡。
石田旱嘆須膏澤,蟄戶隊凝聳震霆。
審象巖間同說命,絕韋圣處見義經。
立談解使梟羹爛,余事能空兔窟腥。
188
《放歌招孫祖訓俞國寶飲》 宋·章甫
兒時望春春不來,春衣隔年催翦裁。
平明出游薄暮回,惟恐云氣興風雷。
豈知樂極還悲哀,十年黃塵涴青鞋。
管領鶯花已無意,感時念舊時傷懷。
189
《東禪百韻》 宋·劉宰
群居厭囂煩,兀坐悵離索。
動靜兩何心,求端徯先覺。
張氏好兄弟,同游得先諾。
重以臨邛客,雍客出蓮幕。
190
《聽琴行贈沈秀才》 宋·戴表元
君不見江南琴師海與聰,誰與傳者夢溪公。
又不見醉翁詩中沈夫子,聽水作琴琴譜起。
祗今人間何處無琴師,問渠端由渠未知。
錢塘東風萬人裹,沈家還見奇男兒。
193
《偈頌二十一首》 宋·釋智愚
平生好攻禪病,不知病是道源。
要知道源端的,直須陸地行船。
因思大唐裴相國作圓覺經一序,一字一義,聳動人天。
又思本朝溫國公制解禪頌六篇,一褒一貶,口業昭然。
匪伊自絕夙種,佛亦不度無緣。
194
《送勝因長老》 宋·釋重顯
黃梅散席三百載,續焰聯芳事空在。
宗兮派兮生異端,花兮葉兮太煩碎。
韶陽間出多慷慨,權要雄雄曾絕待。
曲木據位知幾何,利刀翦卻令人愛。
195
《頌古一百二十一首》 宋·釋宗杲
三世諸佛不知有,老老大大外邊走。
眼皮蓋盡五須彌,大洋海里翻筋斗。
貍奴白牯卻知有,瀑布不溜青山走。
堪笑無端王老師,錯認簸箕作熨斗。
196
《雜曲歌辭·行路難》 唐·韋應物
荊山之白玉兮,良工雕琢雙環連,月蝕中央鏡心穿。
故人贈妾初相結,恩在環中尋不絕。
人情厚薄苦須臾,昔似連環今似玦.連環可碎不可離,如何物在人自移。
198
《行路難(一作連環歌)》 唐·韋應物
荊山之白玉兮,良工雕琢雙環連,月蝕中央鏡心穿。
故人贈妾初相結,恩在環中尋不絕。
人情厚薄苦須臾,昔似連環今似玦.連環可碎不可離,如何物在人自移。
199
《送盧郎中除杭州赴任》 唐·岑參
罷起郎官草,初分刺史符。
海云迎過楚,江月引歸吳。
城底濤聲震,樓端蜃氣孤。
千家窺驛舫,五馬飲春湖。
柳色供詩用,鶯聲送酒須。
知君望鄉處,枉道上姑蘇。
200
《雨》 唐·杜甫
山雨不作泥,江云薄為霧。
晴飛半嶺鶴,風亂平沙樹。
明滅洲景微,隱見巖姿露。
拘悶出門游,曠絕經目趣。
* 關于須知端的詩詞 描寫須知端的詩詞 帶有須知端的詩詞 包含須知端的古詩詞(35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