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須參的詩詞(660首)

    1 《潞公游龍門光以室家病不獲參陪獻詩十六韻》 宋·司馬光

    旄節擁憑熊,逶迤向鑒龍。
    順成時過蠟,閉塞令行冬。
    雪龔痕猶濕,梅林思已濃。
    傳呼空谷應,前導白云逢。

    2 《靖通庵歌》 宋·張繼先

    吾結草庵山之中,旁人笑我名靖通。
    都來方寸閑田地,大包世界同虛空。
    我庵非通亦非靖,玲瓏八面無形影。
    盈虛消息任天機,庵內主人都不省。

    3 《再用韻》 宋·辛棄疾

    欲把身心入太虛,要須勤著凈工夫。
    古人有句須參取,窮到今年錐也無。

    4 《借東溪巷錢莊寓居》 宋·程公許

    蕩蕩青天隔九門,攜孥飄泊此江村。
    漁蓑且當青綾被,賜酒何如老瓦貧。
    萬軸書簽須細閱,九還火候要重溫。
    少陵有句須參透,政藉幽居拙養尊。

    5 《五臺山》 清·顧炎武

    東臨真定北云中,盤薄幽并一氣通。
    欲得寶符山上是,不須參禮化人宮。

    6 《山居十二首》 宋·淳藏王

    無心閒淡云歸洞,有影澄清月在潭。
    此景灼然超物外,本來成現不須參

    7 《次陸務觀韻》 宋·宋甡

    欲求平易多成拙,稍涉新奇卻未工。
    得句直須參造化,此身何必計窮通。

    8 《山中漫題》 明·藍智

    讀書期有用,閉戶恥無能。
    落葉空山雨,疏鐘獨夜燈。
    人稱樗里子,住近石門僧。
    靜坐觀詩妙,須參最上乘。

    9 《和趙茂嘉郎中雙頭芍藥二首》 宋·辛棄疾

    當年負鼎去干湯,至味須參芍藥芳。
    豈是調羹雙妙手,故教初發勸持觴。

    10 《又二首》 宋·劉克莊

    諸子皆蠡管,惟聃說大方。
    其隅四無有,于道兩相忘。
    未易五車盡,難將寸矩量。
    楚辭迷極際,柳對昧中旁。
    鳥止丘何小,蝸爭角許忙。
    須參孟叟,歸宿要知鄉。

    11 《偶成》 宋·洪咨夔

    沂水春風弄夕暉,舞雩意得詠而歸。
    為何與點狂曾晢,個裹須參最上機。

    12 《送普上人游雁蕩》 宋·白玉蟾

    嶺外猿啼秋樹月,林間鶴唳曉松風。
    此行雁蕩須參透,依舊歸來玉幾峰。

    13 《題扇二十四首》 宋·曹勛

    含笑殊名縹與緗,就中暈紫最芬芳。
    纖枝小摘涓涓露,鼻觀須參著肉香。

    14 《寄韓卷院南澗常伯之子》 宋·姜特立

    每思南澗一凄然,不見風騷二十年。
    子厚猶能記先友,審言且喜有家傳。
    蜩螗聲亂無遺響,山水人亡有絕弦。
    海內可能無法眼,直須參取祖師禪。

    15 《偶成》 宋·魏了翁

    沂水春風弄夕暉,舞雩意得詠而歸。
    為何與點狂曾晢,個里須參最上機。

    16 《次韻梅山弟》 宋·陳著

    掛畫燒香書滿前,豐標清出剡溪源。
    平坡肘腋眠牛壟,小屋規模放鶴園。
    外事任如黃葉寂,閒心暗與白云論。
    須參到希夷處,自是三峰直下孫。

    17 《哭文溪》 宋·趙文

    憶得梅邊載酒時,梅花依舊主君非。
    春如生客至誰省,人與殘年去不歸。
    銅雀帳存仙似夢,金臺雁到客沾衣。
    清朝庶政須參決,卻怕除書出帝畿。

    18 《觀曹壽卿上舍詩軸題其后》 宋·陳棣

    君詩字字敵雙南,直把驪珠取次探。
    李杜盟寒誰共主,曹劉機淺不須參
    囊中句限緣多愛,天外心歸計飽諳。
    讀罷長編知雋永,自然齒頰帶余甘。

    19 《雜書五首》 宋·方回

    饒君遒緊日千篇,未辦驪珠出九淵。
    欲詣彭城陳正字,須參南岳趙章泉。

    20 《泛江送魏十八倉曹還京,因寄岑中允參、范郎中季明》 唐·杜甫

    遲日深春水,輕舟送別筵。
    帝鄉愁緒外,春色淚痕邊。
    見酒須相憶,將詩莫浪傳。
    若逢岑與范,為報各衰年。

    * 關于須參的詩詞 描寫須參的詩詞 帶有須參的詩詞 包含須參的古詩詞(66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