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頂頭的詩詞(411首)

    61 《凌云九頂》 宋·范成大

    聊為東坡載酒游,萬龕迎我到峰頭。
    江搖九頂風雷過,云抹三峨日夜浮。
    古佛臨流都坐斷,行人識路亦歸休。
    酣酣午枕眠方丈,一笑閑身始自由。

    62 《登鵝鼻山至絕頂訪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 宋·陸游

    街頭旋買雙芒屩,作意登山殊不惡。
    蒼崖無罅竹鞭逸,崩石欲墜松根絡。
    憑高開豁快送目,歷險崎嶇危著腳。
    川云忽起兩蛟舞,瀑水高吹萬珠落。

    63 《過景星山山頂一石立又名突星山》 宋·楊萬里

    山頭孤立玉竛{左立右甹},天上何年墮景星。
    四面萬峰非不峻,如何只是一峰青?

    64 《雨後獨登舍北山頂》 宋·楊萬里

    山下生愁熱不除,山頭小立氣全蘇。
    自緣著腳高低別,萬岳清風豈是無。

    65 《登頭陀寺峰頂庵》 宋·賀鑄

    磴道淩虛掛白虹,頭陀上方黃鵠東。
    滄溟五夜浴新日,老木三伏來凄風。
    北夢南云展張闊,縱江橫漢并吞雄。
    楚鄉絕境此其一,付與微吟多病翁。

    66 《水調歌頭 庚辰六月,游玉華谷,回過少姨廟》 元·元好問

    中語,為之賦仙人詞,今載於此。
    夢入云山宮闕幽。
    鸞?同侶鴛鳳流。
    桂月竟夜光不收。

    67 《次張義立登九頂三絕·大像》 宋·洪咨夔

    坐斷江山現法身,大光明裹萬波旬。
    東風歸棹津頭過,同是慈航得度人。

    68 《留題云頂》 宋·馮時行

    山如虬龍來,渴飲金淵水。
    水竭欲飛去,驤首振鱗尾。
    壯哉老頭陀,奮迅咄使止。
    左手攬其角,右手持其耳。

    69 《西堂前老松狀如偃蓋或云即摩頂松也松產茯苓》 宋·李石

    阿師從何來,最是兩肩苦。
    一頭載梵書,一頭荷慈母。
    至今江上松,東西隨仰俯。
    此松豈有情,摩頂記佛語。

    70 《題城山頂庵》 宋·衛宗武

    高廣與城埒,平夷似砥同。
    舉頭瞻近日,敵面怯東風。
    千嶂履屐下,重湖幾席中。
    吾鄉那有此,幾欲傲愚公。

    71 《永遇樂·正好回頭》 元·王哲

    正好回頭,堪當下手,搜尋密妙。
    此個圓成,無教沉溺,須是令分曉。
    火坑休認,凡籠莫入,兩事銳然先跳。
    惺來后、贏取三光,時時頂戴相照。

    72 《題鹿門山絕頂升云亭》 宋·項安世

    上到山頭十八盤,貪高不計足心酸。
    年來學力荒唐甚,羞向升云頂上看。

    73 《蜀頭陀客吳歲久持行精勤有道者也》 宋·林景熙

    三峽無歸夢,間云澹石床。
    半生修白社,孤影寄朱方。
    覺路心如月,高年頂不霜。
    翻鄰來往者,終日為誰忙。

    74 《頭袖》 宋·釋慧開

    四海英靈俱奪下,銅頭鐵額總兜來。
    莫怪無門施毒手,揭翻腦蓋頂門開。

    75 《子湖有狗上取人頭中取人心下取人足》 宋·釋慧遠

    子湖有狗取人頭,大笑長歌出畫樓。
    落日斷霞連岳頂,牧童歸去倒騎牛。

    76 《無用頂相贊》 宋·釋如凈

    打殺宣州花木瓜,爆出越州翁木大。
    血滴滴風袞劍輪,黑漫漫彌天罪過。
    咦,描邈者個賊頭,三千里外誰耐面熱而汗迸流。

    77 《頌石頭和尚草庵歌》 宋·釋印肅

    明窗內,晃晃絕塵無覆草。
    指作菩提卻不真,白頂門開全領會。

    78 《雜曲歌辭·升天行》 唐·齊己

    身不沉,骨不重。
    驅青鸞,駕白鳳。
    幢蓋飄飄入冷空,天風瑟瑟星河動。
    瑤闕參差阿母家,樓臺戲閉凝彤霞。
    五三仙子乘龍車,堂前碾爛蟠桃花。
    回頭卻顧蓬山頂,一點濃嵐在深井。

    79 《雜曲歌辭·行路難三首》 唐·顧況

    君不見古來燒水銀,變作北邙山上塵。
    藕絲掛身在虛空,欲落不落愁殺人。
    睢水英雄多血刃,

    80 《夜光篇》 唐·王泠然

    游人夜到汝陽間,夜色冥濛不解顏。
    誰家暗起寒山燒,因此明中得見山。
    山頭山下須臾滿,歷險緣深無暫斷。

    * 關于頂頭的詩詞 描寫頂頭的詩詞 帶有頂頭的詩詞 包含頂頭的古詩詞(41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