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鞭子的詩詞(709首)

    461 《滿江紅 嵩山中作》 元·元好問

    天上飛鳥,問誰遣、東生西沒。
    明鏡里、朝為青鬢,暮為華發。
    弱水蓬萊三萬里,夢魂不到金銀闕。
    更幾人、能有謝家山,飛仙骨。

    462 《滿庭芳 武當降筆 依托辛天君,見嗚鶴余音卷》 宋·無名氏

    玉皇傳宣,搜求仙子,六百余員。
    仙官仙位,補闕大羅天。
    敕下諸神采訪,隨方所、選覓高賢。
    三元日,書人功行,飛奏御爐前。

    463 《田家語》 宋·梅堯臣

    誰道田家樂?春稅秋未足!里胥扣我門,日夕苦煎促。
    盛夏流潦多,白水高于屋。
    水既害我菽,蝗又食我粟。
    前月詔書來,生齒復板錄;三丁籍一壯,惡使操弓韣。

    464 《送王介甫知毗陵》 宋·梅堯臣

    吳牛常畏熱,吳田常畏枯。
    有樹不蔭犢,有水不滋{左禾右芻}。
    孰知事春農,但知急秋租。
    太守追縣官,堂上怒奮須。

    465 《觀楊之美盤車圖》 宋·梅堯臣

    谷口長松葉老瘦,澗畔古樹身枯高。
    土山慘憺遠復遠,坡路曲折盤車勞。
    二車回正轅接軫,繼下三車來{左山右急}嶙。
    過橋已有一乘歇,解牛離軛童可哂。

    466 《書竄》 宋·梅堯臣

    皇佑辛卯冬,十月十九日。
    御史唐子方,危言初造膝。
    曰朝有巨奸,臣介所憤嫉。
    愿條一二事,臣職非妄率。

    467 《代書寄歐陽永叔四十韻》 宋·梅堯臣

    始謫夷陵日,當居建德年。
    一書冤逐客,四詠繼稱賢。
    自謂臨江徼,相逢莫我先。
    白醪封畫榼,素鯉養泓泉。

    468 《答余新鄭(即余堯臣也·可補余傳之闕)》 明·高啟

    前年吳門初解兵,君別故國當西行。
    有司臨門暮驅發,道路風雨啼孩嬰。
    倉皇不敢送出郭,執手暫立懷憂驚。
    我時雖幸脫鋒鏑,亂后生事無堪營。

    469 《聞鄒德久自常州來泰州圩垾得良田數十頃遂可》 宋·晁說之

    乃公不識賈公閭,之子饑寒夜讀書。
    前年避賊逐江鷺,今歲垾田鞭海魚。

    470 《一品孫鄭昱》 宋·王禹偁

    卜葬得假告,南出安上門。
    鞭馬六十里,暮投中書村。
    村翁館我宿,茅屋欲黃昏。
    有客忽投刺,自稱一品孫。

    471 《竹溪直院盛稱起予草堂詩之善暇日覽之多有可》 宋·劉克莊

    陌上兒童說,時清長吏賢。
    豈能無樸教,不過示蒲鞭。
    采彼輕柔質,施諸牧御權。
    坐令強梗者,若撻市朝然。
    院舍棠陰合,圜扉草色鮮。
    弛答能敗子,威愛貴兼全。

    472 《同鄭君瑞出瀨溪即事十首》 宋·劉克莊

    汗血名駒白玉鞭,本初父子喜華鮮。
    只今無復狂游侶,自卸驢鞍古店前。

    473 《憶昔二首》 宋·劉克莊

    猶記顓蒙昔未開,自鞭寧待父師哉。
    殘編常到雞聲徹,警枕頻驚蝶夢回。
    且可遍參學童子,未應一跳至如來。
    叢林個個談宗旨,誰是禪家大辯才。

    474 《六言三首》 宋·劉克莊

    南塘登極數袁,平園冊后尾聯。
    已矣諸老絕筆,勉哉吾子著鞭。

    475 《送徐守寺正二首》 宋·劉克莊

    楳埜先生子象賢,向來心印得單傳。
    諺云蠟燭真明矣,罰止蒲鞭亦肅然。
    執贄客多樽有酒,詬租吏少篋無錢。
    璽書底事催歸急,不許邦人借一年。

    476 《又和宋侯三首》 宋·劉克莊

    鈴齋教令得民和,月色今宵十倍多。
    節物人家俱插柳,霽華田舍可鞭禾。
    坐中客醉僛僛舞,陌上花開緩緩歌。
    老子尚堪牽率在,夜歸已有木魚過。

    477 《衡永道中二首》 宋·劉克莊

    一舍常分作兩程,雪鞭兩袖少逢晴。
    平生不識終南逕,來傍湖南堠子行。

    478 《鏵觜》 宋·劉克莊

    世傳靈渠自秦始,南引漓江會湘水。
    楚山憂赭石畏鞭,鑿崖通塹三百里。
    篙師安知有史錄,割牲沈幣祀瀆鬼。
    我舟閣淺懷若人,要是天下奇男子。
    只今渠廢無人修,嗟乎秦吏未易訾。

    479 《送赴省諸友·卓怡丈》 宋·劉克莊

    輦下銀袍似堵墻,名涂個個著鞭忙。
    期年操木何容易,一日看花得許狂。
    韓子吟披惟六藝,沂公吃著豈三場。
    臨岐不待殷勤祝,涵養功深講貫祥。

    480 《送王實之》 宋·劉克莊

    欲去還留每自憐,竟為吾子弟先鞭。
    孤忠盡見萬言疏,十口同登一葉船。
    屈法相全煩圣主,上書俱貶愧前賢。
    南歸定過西山下,細把行藏告墓阡。

    * 關于鞭子的詩詞 描寫鞭子的詩詞 帶有鞭子的詩詞 包含鞭子的古詩詞(70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