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靜的詩詞(559首)

    141 《淳熙四年二月既望江守臣張某奉詔勸農于郊》 宋·張栻

    惟國之法,燁燁其垂。
    使爾知避,豈欲爾施。

    142 《淳熙四年二月既望江守臣張某奉詔勸農于郊》 宋·張栻

    爾或自陷,予疚予恫。
    曷使予懷,寘于爾衷。

    143 《淳熙四年二月既望江守臣張某奉詔勸農于郊》 宋·張栻

    於赫圣主,敷德流澤。
    布宣弗勤,時予之責。

    144 《淳熙四年二月既望江守臣張某奉詔勸農于郊》 宋·張栻

    咨爾父才,助予念茲。
    豈予之助,報國是宜。

    145 《淳熙四年二月既望江守臣張某奉詔勸農于郊》 宋·張栻

    粵以今日,勸相干郊。
    乃作此詩,以懋爾勞。

    146 《淳熙四年二月既望江守臣張某奉詔勸農于郊》 宋·張栻

    咨爾父老,尚演厥義。
    其諷其歌,于鄉于里。

    147 《淳熙四年二月既望江守臣張某奉詔勸農于郊》 宋·張栻

    俾一其心,服我訓言。
    擊鼓坎坎,自古有年。

    148 《隱簡堂老贈籐杖》 宋·陳造

    兩枝籐杖各過頭,一贈詩翁一自留。
    借力崎嶇知意厚,分岐喧果誰優。
    拄歸山路煙嵐好,橫向禪堂魔魅愁。
    償盡阿師行腳債,不妨分我老滄洲。

    149 獨》 宋·鄭剛中

    飲酒或濡首,作詩防嘔心。
    疾走欲避影,不如常處陰。
    階前享明月,但鼓無弦琴。
    清風儻相過,付之修竹林。
    服群動,萬緣寧我侵。

    150 夜吟》 宋·曹勛

    夜何所為,坐對一枝燭。
    俯仰徒四隅,歲宴靡儲粟。
    春耕乏良疇,秋穫罔芻菽。
    念至輒自營,一飯常不足。

    151 《機簡堂自隱歸為萬年主人訪余林下相與道舊》 宋·吳芾

    吾鄉本仙窟,石井尤奇特。
    民物生其間,古來蓋千億。
    惟師與我家,所居共阡陌。
    少小初無殊,長乃分儒釋。

    152 《機簡堂自隱歸為萬年主人訪余林下相與道舊》 宋·吳芾

    術業雖不同,于道俱有得。
    師為方外游,聲價已籍籍。
    象教久衰微,賴師振業席。
    爐鞴與鉗錘,信有彌天力。

    153 《機簡堂自隱歸為萬年主人訪余林下相與道舊》 宋·吳芾

    果續佛慧命,作大善知識。
    我雖登禁涂,無功亦無德。
    但有憂國心,徒勞竟何益。
    掛冠歸林下,面亦無慚色。

    154 《機簡堂自隱歸為萬年主人訪余林下相與道舊》 宋·吳芾

    知心獨有師,相視笑莫逆。
    每思共談玄,傾倒此胸臆。
    江浙遙相望,恨不生羽翼。
    昨朝忽惠然,得得訪泉石。

    155 《機簡堂自隱歸為萬年主人訪余林下相與道舊》 宋·吳芾

    一見雙眼明,歡喜幾折屐。
    第念我與師,彼此頭顱白。
    世路方艱難,老去合休息。
    師既歸故鄉,不應復他適。

    156 《機簡堂自隱歸為萬年主人訪余林下相與道舊》 宋·吳芾

    愿言卻世緣,來伴我幽寂。
    相看成二老,永為閭里式。

    157 《昔杯渡禪師自西域開山隱止攜五葉松來歲月》 宋·吳芾

    杯渡移從西域來,一枝五葉翠成堆。
    謝師致此為吾壽,使向湖山深處栽。

    158 《次韻何子聞安觀》 宋·李流謙

    日壓茅檐醉擁蓑,聽寒溜奏云和。
    深藏本自身全路,瞪眎元知語不多。
    紫府地嚴須一到,蒼崖文古要重磨。
    新宮固是叢霄樣,應有胎禽憶舊柯。

    159 《霜天曉角·合兒幽處》 宋·趙長卿

    合兒幽處,圍爐面小窗。
    好是斗頭兒坐,梅煙炷、返魂香。
    對火怯夜冷,猛飲消漏長。
    飲罷且收拾睡,斜月照、滿簾霜。

    160 《寄題安福士人家賞軒聽雨二首》 宋·趙蕃

    心遠淵明趣,室虛莊叟書。
    宅邊種柳樹,濠上樂鰷魚。
    往者不復作,斯人今則疏。
    誰為賞者,吾欲并門居。

    * 關于靜的詩詞 描寫靜的詩詞 帶有靜的詩詞 包含靜的古詩詞(55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