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靜的詩詞(559首)

    101 《南歌子·禁苑沈沈》 宋·無名氏

    禁苑沈沈,春波漾漾行。
    仙姿才韻兩相并。
    葉上題詩、千古得佳名。
    墻外分明見,花間隱約聲。
    銀鉤擲處眼雙明。
    應訝昔時、不得見情人。

    102 《梅花引·園林》 宋·無名氏

    園林
    蕭索景。
    寒梅漏泄東君信。
    探春回。

    103 《瀟湘/湘江》 宋·無名氏

    畫簾微卷香風逗。
    正明月、乍圓時候。
    金盤露冷,玉爐篆消,漸紅鱗生酒。
    嬌唱倚繁弦,瓊枝碎、輕回云袖。

    104 《寄題西洛致仕張比部居院四堂》 宋·梅堯臣

    張侯歸居,堂宇結四隅。
    堂中何所有,書畫羅簽廚。
    四堂各異名,名異義亦殊。
    夷心與會真,內以道德娛。

    105 《去臘隱山僧寄榧樹子十二本柏樹子十四本種》 宋·梅堯臣

    棐柏移皆活,風霜不變青。
    冢垣雖闃寂,田客每丁寧。
    不待為書幾,常流作鬼庭。
    東邊夾路少,更致儻能令。

    106 《送徐山人還蜀山兼寄張居》 明·高啟

    我因解紱遠辭京,君為修琴暫入城。
    偶爾相逢春酒熟,飄然忽去暮煙生。
    山頭學嘯猶聞響,世上留詩不寫名。
    西澗煩詢張者,年來注《易》幾爻成。

    107 夜》 宋·晁說之

    此身飄蕩久,夜得幽情。
    月色隨窗盡,泉聲到枕輕。
    老夫方讀易,稚子莫談兵。
    似說歸期近,嵩陽學自耕。

    108 》 宋·晁說之

    蕭然一室,樂只復何如。
    子晉吹笙罷,孫登長嘯余。
    兒童奔入學,賓客遠回車。
    更愿干戈息,殘年老弊廬。

    109 《獨游南川》 宋·王禹偁

    高車嶺上無人見,南川中信馬行。
    多謝仙娥相管顧,遠擎松雪助詩情。

    110 《季父習哀詩四首》 宋·劉克莊

    先生子劉子,新阡即此是標題。
    便無華表翔雙鶴,不有生芻藉只雞。
    在昔陶潛書處士,從它孟德揭征西。
    原頭一慟關倫紀,始信彭殤未易齊。

    111 《上饒方君小粹官而不婚宦居偏戶間無官宦之》 宋·曾幾

    簿書苦沈迷,世俗嗟迫隘。
    不如溪山上,風至取一快。

    112 《上饒方君小粹官而不婚宦居偏戶間無官宦之》 宋·曾幾

    掾曹官事了,載取曲生來。
    得酒且歡喜,俗氛安在哉。

    113 《上饒方君小粹官而不婚宦居偏戶間無官宦之》 宋·曾幾

    從容吏隱間,游戲僧俗里。
    孤月浪中翻,吾心正如此。

    114 《上饒方君小粹官而不婚宦居偏戶間無官宦之》 宋·曾幾

    逼仄何逼仄,官居塵土中。
    高城與隔盡,惟有一溪風。

    115 《郡齋水閣閑書·觀》 宋·文同

    十許紋魚弄水,一雙花鴨眠沙。
    觀只恐驚去,無語憑欄日斜。

    116 庵曾伯虞挽詞》 宋·周必大

    往聞郭林山,學易之指南。
    艮齋從其子,議論青出藍。
    授徒蘭溪上,妙理常窮探。
    真旨傳何人,著錄推庵。
    稱疾似玄晏,觀復師老聃。
    蕓蕓已歸根,吊客無多談。

    117 《贊歷代天師·第一代祖師正一應真君諱道》 宋·白玉蟾

    云錦山前煉大丹,六天魔魅骨毛寒。
    一從飛鶴歸玄省,煙雨瀟瀟玉局壇。

    118 樂吟》 宋·邵雍

    和氣四時均,何時不是春。
    都將無事樂,變作有形身。
    把詩評物,閑將理告人。
    雖然無鼓吹,此樂世難倫。

    119 《過林寺與徑山老禪曳杖溪濱俯淺澗寒冽可照》 宋·毛滂

    寒溪數寸爾,下有萬里天。
    煙云自變怪,寸碧殊湛然。
    蘋風亦可人,寧妨暫漪漣。
    終觀鏡面平,與君受媸妍。

    120 《聞諸君不裹糧游山暮歸清坐林僧居相與樂以》 宋·毛滂

    禪房何許最清深,庚嶺梅邊晉竹林。
    餉客好山勝挈榼,遺予病骨任支琴。
    應餐秀色嚥溪茗,想待暗香來水沉。
    何似拍浮從我醉,夜船藉月碧千尋。

    * 關于靜的詩詞 描寫靜的詩詞 帶有靜的詩詞 包含靜的古詩詞(55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