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靜心的詩詞(2577首)

    21 《寄慧云大師》 宋·釋智圓

    繁華辭帝輦,岑寂巒山林。
    志向浮名淡,房扃古寺深。
    詩窗來皓月,齊磬下幽禽。
    終約逢新雪,閑過話靜心

    22 《春日北園早起》 宋·李復

    雨斷云猶在,風回氣已明。
    林花含宿潤,露沼散余清。
    靜心常澹,居閒意寡營。
    流光隨轉盼,所向達吾生。

    23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口闊鼻隆,神靜心空。
    雪蘆岸稜遠,水天秋色同。
    夜寒北斗垂金柄,月落西山藏玉弓。
    真機宛轉,幻住圓融。
    古佛自然界交露柱,翻手覆手看變通。

    24 《浙江潮圖》 宋·釋智愚

    怒勢自驚殊莫擬,靜心人見骨毛寒。
    平生一對風波眼,今日晴窗不忍看。

    25 《相和歌辭·張靜婉采蓮曲》 唐·溫庭筠

    蘭膏墜發紅玉春,燕釵拖頸拋盤云。
    城西楊柳向嬌晚,門前溝水波潾潾。
    麒麟公子朝天客,珮馬珰珰度春陌。

    26 《游龍山靜勝寺》 唐·張說

    每上襄陽樓,遙望龍山樹。
    郁茀吐岡嶺,微蒙在煙霧。
    下車歲已成,飾馬閑馀步。
    苦霜裛野草,愛日揚江煦。

    27 《和崔司馬登稱心山寺》 唐·孫逖

    郡府乘休日,王城訪道初。
    覺花迎步履,香草藉行車。
    倚閣觀無際,尋山坐太虛。
    巖空迷禹跡,海靜望秦馀。

    28 《同比部楊員外十五夜游有懷靜者季》 唐·王維

    承明少休沐,建禮省文書。
    夜漏行人息,歸鞍落日馀。
    懸知三五夕,萬戶千門辟。
    夜出曙翻歸,傾城滿南陌。

    29 《送嚴侍郎到綿州,同登杜使君江樓(得心字)》 唐·杜甫

    野興每難盡,江樓延賞心。
    歸朝送使節,落景惜登臨。
    稍稍煙集渚,微微風動襟。
    重船依淺瀨,輕鳥度層陰。

    30 《靜夜酬通上人問疾》 唐·錢起

    東林生早涼,高枕遠公房。
    大士看心后,中宵清漏長。
    驚蟬出暗柳,微月隱回廊。
    何事沈痾久,舍毫問藥王。

    31 《送靜居法師》 唐·盧綸

    五色香幢重復重,寶輿升座發神鐘。
    薝卜名花飄不斷,醍醐法味灑何濃。
    九天論道當宸眷,七祖傳心合圣蹤。
    愿比靈山前世別,多生還得此相逢。

    32 《寄靜虛上人云門》 唐·張南史

    寒日白云里,法侶自提攜。
    竹徑通城下,松門隔水西。
    方同沃洲去,不自武陵迷。
    仿佛心疑處,高峰是會稽。

    33 《齋月靜居》 唐·白居易

    病來心靜一無思,老去身閑百不為。
    忽忽眼塵猶愛睡,些些口業尚夸詩。
    葷腥每斷齋居月,香火常親宴坐時。
    萬慮消停百神泰,唯應寂寞殺三尸。

    34 《竊覽都官李郎中和李舍人益酬張舍人弘靜…聞雅琴見寄》 唐·鮑溶

    朝草天子奏,夜語思憂琴。
    因聲含香氣,其韻流水音。
    仙樂朱鳳意,靈芝紫鸞心。
    翻然遠求友,豈獨雙歸林。
    松吹暑中冷,星花池上深。
    倘俾有聲樂,請以絲和金。

    35 《賦月華臨靜夜》 唐·姚合

    長空埃壒滅,皎皎月華臨。
    色正秋將半,光鮮夜自深。
    九霄晴更徹,四野氣難侵。
    靜照遙山出,孤明列宿沉。
    高人應不寐,驚鵲復何心。
    漏盡東方曉,佳期何處尋。

    36 《樂靜》 唐·張祜

    引手強篸巾,徐徐起病身。
    遠心群野鶴,閑話對村人。
    發匣琴徽靜,開瓶酒味真。
    縱聞兵賦急,原憲本家貧。

    唐詩三百首愛情相思宴飲感慨

    37 《樂靜》 唐·張祜

    引手強篸巾,徐徐起病身。
    遠心群野鶴,閑話對村人。
    發匣琴徽靜,開瓶酒味真。
    縱聞兵賦急,原憲本家貧。

    38 《題靜住寺欽用上人房》 唐·馬戴

    寺近朝天路,多聞玉佩音。
    鑒人開慧眼,歸鳥息禪心。
    磬接星河曙,窗連夏木深。
    此中能宴坐,何必在云林。

    懷古

    39 《張靜婉采蓮歌》 唐·溫庭筠

    蘭膏墜發紅玉春,燕釵拖頸拋盤云。
    城邊楊柳向嬌晚,門前溝水波粼粼。
    麒麟公子朝天客,珂馬珰珰度春陌。

    40 《贈詩僧懷靜》 唐·方干

    幾生馀習在,時復作微吟。
    坐夏莓苔合,行禪檜柏深。
    入山成白首,學道是初心。
    心地不移變,徒云寒暑侵。

    * 關于靜心的詩詞 描寫靜心的詩詞 帶有靜心的詩詞 包含靜心的古詩詞(257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