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雁身的詩詞(722首)

    21 《次韻答少章聞雁聽雞二首》 宋·黃庭堅

    平生絕少分甘處,身要從師萬事忘。
    霜雁叫群傾半枕,夢回兄弟彩衣行。

    22 《孤雁》 宋·晁說之

    風驅云卷一身微,慕侶高高急急飛。
    未許高人能遠遁,梁王池館故同歸。

    23 《歸雁亭》 宋·白玉蟾

    嗟予尚未發星星,今日杯茶歸雁亭。
    幾見霜翎巢白草,數行云足篆青冥。
    方將寄字來苕霅,莫便翻身過洞庭。
    握手亭前話今古,仇池仙墨有余清。

    24 《雁陣》 宋·白玉蟾

    幾是霜翎巢白草,數行云足篆青冥。
    方將寄字來苕霅,莫便翻身過洞庭。

    25 《胡雁》 宋·蔡襄

    胡雁畏空漠,群飛向洲渚。
    褰云避射戈,萬里聲悲苦。
    月色滿關河,欲下迷處所。
    春江沙平凈,魚蚌不可數。

    26 《雁》 宋·劉過

    萬重山水萬重云,歲負江南客此身。
    在末西風晚來急,數行飛下一汀蘋。

    27 《和三司蔡君謨內翰麞猿蘆雁屏二首》 宋·王珪

    麞猿未省京華見,畫筆新傳思入神。
    綠野春深將戲子,空山朋午掛吟身。
    只應有夢須懷土,卻為無機不避人。
    我愛林泉舊時景,常來此處暫相親。

    28 《和三司蔡君謨內翰麞猿蘆雁屏二首》 宋·王珪

    江蘆初老度新鴻,誰所高情吒畫工。
    索索西風刷寒羽,蕭蕭殘日伴疏叢。
    漁膛欲下灘聲急,談塵重揮暑氣空。
    身在計庭歸未得,每將秋思入圖中。

    29 《壽李雁湖》 宋·吳泳

    當年指李記生辰,柱史疑為法報身。
    魚鳥泳飛南閣曉,風花經緯石林春。
    手繙萬軸談無底,胸著千年汲愈新。
    試看喬松霜雪后,凜然一節照時人。

    30 《壽李雁湖》 宋·吳泳

    身駕青牛老子車,行云來去自紓徐。
    精神健好充黃野,骨法清真貫玉廬。
    六十二年康節詠,五千余卷玉川書。
    石林莫作盤居計,黃紙看看又詔除。

    31 《次韻趙榮州題蘆雁畫》 宋·李石

    畢弋橫前路,江湖寄此身。
    平沙下雙雁,不見問津人。

    32 《移家雁池》 宋·徐照

    不向山中住,城中住此身。
    家貧兒廢學,寺近佛為鄰。
    雪長官河水,鴻驚釣渚春。
    夜來游岳夢,重見日東人。

    33 《代壽李參預雁湖先生五十韻》 宋·程公許

    仙李蟬嫣系緒長,彤巖譜牒自曹王。
    滔滔江漢流波漫,濯濯芝蘭奕葉芳。
    陵井已偕儒術顯,異巖尤擅史才良。
    榆枌倍借鈞重,閥閱高騰萬丈光。

    34 《雙雁兒》 元·王哲

    奉勸伊家去西州。
    放散誕、做云游。
    恁時教你永無憂。
    這愁煩、漸漸休。
    款款牽回六只牛。
    認水草、便風流。
    渾身白徹得真修。
    上逍遙、達岸

    35 《雁塔》 宋·艾性夫

    君不見春初淮白魚,秋深黃雀兒。
    川潛山泊誰得知,災身不幸甘且肥。
    官饕弗渠赦,竟作一網打。
    頭顱千百奉苞苴,猩紅熊白風斯下。

    36 《次韻劉敷言新雁》 宋·陳棣

    倦飛聊復下江湖,此去衡陽萬里余。
    陣合魚麗司馬法,字排草圣右軍書。
    隨陽度塞身良苦,避繳銜蘆計已疏。
    一抹參差無亂序,似聞衙鼓列群胥。

    37 《聞雁》 宋·釋文珦

    山寒經月斷人行,孤雁噰噰忽一聲。
    身在異鄉兄弟盡,老夫那得易為情。

    38 《回雁峰晚望》 宋·釋智愚

    孤筇影落清相外,看盡歸云斂復翔。
    身世悠悠心自許,幾回到此立斜陽。

    39 《悵望雁山云》 宋·舒岳祥

    悵望雁山云,柴門一欠伸。
    笭箵潭底影,襏襫雨中身。
    紅煮溟波日,青回燒地春。
    青城新裸奠,余景付詩人。

    40 《雁山紀游七首·寶完靈云二寺》 宋·薛嵎

    夜鐘寥閴遠相聞,古佛青山自結鄰。
    片石掛空平可渡,兩峰侵漢立如人。
    云歸蕩頂無多路,僧住巖根老此身。
    為憶龍湫重回首,。
    來看瀑布獨逡巡。

    * 關于雁身的詩詞 描寫雁身的詩詞 帶有雁身的詩詞 包含雁身的古詩詞(72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