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隔面的詩詞(455首)

    201 《游洞霄宮》 宋·秘仲威

    洞霄之名天下聞,洞霄之職宰輔分。
    聞名姓往未識面,寄祿于此徒紛紛。
    身到仙關不如我,九虎迎門開□鎖。
    六洞高人接笑談,三泉隱客通香火。

    202 《蓬萊行》 宋·錢公輔

    蓬萊謫居香案吏,此語昔自微之始。
    后人慷慨慕前芬,高閣雄名由此起。
    一從圮廢知幾年,棟摧礎斷埋空山。
    遺蹤馀址杳何處,惟有竹樹荒蕪閒。

    203 《書事七首》 宋·時少章

    諸將紛然各自雄,面前全隔馬牛風。
    尚衣已辦通天帶,何日臨門送晉公。

    204 《偈傾一百三十三首》 宋·釋法薰

    新年佛法,一切成現。
    明去暗來,三頭兩面。
    靈利衲僧,猶隔一線。
    更問如何,腦后拔箭。

    205 《秋郊晚望》 宋·釋善懃

    華郭外登臨,凝眸秋色深。
    樹凋分岳面,云破露天心。
    斷雁當空續,殘陽隔隴沉。
    盤桓傷急景,回首動微吟。

    206 《偈頌二首》 宋·釋思業

    昨日夜叉心,今朝菩薩面。
    菩薩與夜叉,不隔一條綿。

    207 《偈》 宋·釋顯嵩

    昨日羅剎心,今朝菩薩面。
    羅剎與菩薩,不隔一條線。

    208 《偈頌二十四首》 宋·釋智遇

    一年又一年,循環數不足。
    本分面上人,猶如隔羅縠。
    惟有南極老人,扣天鼓三下,望北關而祝,愿我王萬福。

    209 《題安陽山翠微寺》 宋·唐皞

    平地巍然起一峰,歷山西畔隔湖東。
    勢侵云漢千尋直,影落煙村四面同。
    龍窟正當螺髻頂,僧居端在畫圖中。
    邦人不獨資觀賞,旱歲為霖更有功。

    210 《憶李之純三首》 宋·王從之

    面目三年隔,音傳萬里遙。
    宦途俱蹭蹬,日事各蕭條。
    志大謀常拙,身孤道亦消。
    本無當世用,隱處會相招。

    211 《作歌詠蘇云卿》 宋·曾原

    東湖湖面波渺瀰,東湖岸上春土肥。
    先生鉏云明月曉,種來蔬甲今成畦。
    把茅蕭蕭環四壁,此身不原人間識。
    乾刊清夷那復知,寸心杳渺黃塵隔。

    212 《詩一首》 宋·張定千

    況說龍沙最邊陲,關河阻隔遠明時。
    蕃戎把隘當路坐,何日申奏圣人知。
    今遇司空來宣問,枯林滋潤再生枝。
    四面六蕃多圍繞,伏恐尋常失朝儀。

    213 《采蓮曲》 宋·張玉孃

    女兒采提收船,船擔水動波搖天。
    春風笑隔荷花面,面對荷花更可耿。

    214 《卻敵凱歌》 宋·趙萬年

    吁嗟黠虜何猖狂,引弓百萬侵吾疆。
    首屠棗陽搗神馬,窺伺長江欲葦航。
    隆冬久晴江水涸,直揭小樊厲源漳。
    馬沈人溺相枕藉,霜刃逼脅狼驅羊。

    215 《偶成》 宋·趙萬年

    一心憂國不憂家,掠面黃塵帶晚沙。
    郵傳不通音問隔,家人夜夜卜燈花。

    216 《初至寧海二首》 元·黃溍

    縹緲蛟龍宅,風雷隔杳冥。
    人家多面水,島嶼若浮萍。
    煮海鹽煙黑,淘沙鐵氣腥。
    停驂方問俗,漁唱起前汀。

    217 《田家雜興二首》 元·方夔

    兩兩蒼髯笑杖藜,蒨裙兒女隔笆籬。
    斜陽鴉噪燒錢社,細雨牛眠放牧陂。
    酒熟十千沽玉瀣,面香三丈卷銀絲。
    客來偶及興亡事,說與衰翁也自知。

    218 《題姜舜民竹深處次蘇雪溪韻》 明·陳顥

    結茅竹里似巖棲,面面窗開翠色迷。
    長聽雨來虛榻外,不知日轉曲闌西。
    奚奴掃地收新籜,吟客敲門看舊題。
    幾欲相尋無路入,鷓鴣何處隔煙啼。

    219 《贈雪山杲公(二首·以下剃染后作)》 明·等慈潤公

    世有避喧者,往往買山匿。
    豈不遠塵俗,緣心曾未息。
    當境即隨流,于道竟何益。
    杲公居市廛,復近金閶陌。

    220 《湖上》 明·葛一龍

    幽侶過湖上,持醪餉沙渚。
    對面坐相悅,綢繆以為語。
    垂楊團若蓋,濃陰沃如雨。
    隔浦掉頭人,扁舟亦來艤。

    * 關于隔面的詩詞 描寫隔面的詩詞 帶有隔面的詩詞 包含隔面的古詩詞(45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