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隋渠的詩詞(21首)

    1 《南都新亭行寄王子發》 宋·秦觀

    洛水沄沄天上動,道人隋渠下梁宋。
    宋都堤上十二亭,一一飛驚若鸞鳳。
    光華遠繼周王雅,宴喜還歸魯侯頌。
    玉觴嚴令肅衣冠,金縷哀音繞梁棟。

    2 《寄有捷上人》 宋·賀鑄

    捷也當年避畏途,寄身一葉泛隋渠
    定須慙愧操舟子,千里風波汝渡吾。

    3 《汴下晚歸》 宋·賀鑄

    隋渠經雪已流冰,乘興東游恐未能。
    試問何人知夜永,一樽相伴小窗燈。

    4 《長淮有感》 宋·曾幾

    目送長淮去不回,登臨萬感集層臺。
    波間定有隋渠水,曾向大梁城下來。

    5 《送堅甫同年》 宋·文同

    華亭有珍禽,毛豐而骨細。
    他日上隋渠,為我致清唳。

    6 《送石昌言知宿州》 宋·蔡襄

    符離封城古云望,扼控東南地形壯。
    飛流金粟走舟車,鎮壓奸雄宿兵仗。
    昌言才思老臺閣,聲名遠出風騷將。
    倦直承明得守符,詔書遣臨士民上。

    7 《赴廣陵道中三首》 宋·晁補之

    楊柳青青欲哺烏,一春風雨暗隋渠
    落帆未覺揚州遠,已喜淮陰見白魚。

    8 《堤下》 宋·孔武仲

    堤下人家喧笑語,高揭青簾椎瓦鼓。
    黃流滾滾經檐甍,一任征夫作船苦。
    綠榆覆水平如杯,前灣旋放水頭來。
    深如怒虎著船底,玉石磊砢相喧豗。
    黃河雖斷隋渠急,舟楫舒遲行旋澀。
    獨上平堤望遠天,衣裘已畏西風入。

    9 《汴渠》 宋·金君卿

    洪河貫中州,隨汴鑿支流。
    滔滔萬里來,禹浪東南浮。
    糧道所由濟,日逝千斯舟。
    嗟哉隋皇帝,禍起江都游。

    10 《子瞻喜雨亭北隋仁壽宮中怪石》 宋·蘇轍

    仁壽宮中穞谷生,太湖蒼石草間橫。
    與衰換世身猶在,南北従人事已輕。
    累石作臺秋蘚上,鑿汧通水細渠清。
    三年此亦非公有,空使他年記姓名。

    11 《行汴渠中》 宋·韓元吉

    東海桑田未可期,隋河高岸已鋤犁。
    樓船錦纜知無地,枯柳黃塵但古堤。

    12 《三都賦》 魏晉·左思

    總序
    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
    楊雄曰:“詩人之賦麗以則。
    ”班固曰:“賦者,古詩之流也。

    辭賦精選地名言志諷刺

    13 《金陵九思》 明·鄧氏

    丁卯,王母歸咸京,余母子從。
    經潯陽,兼彭澤,自鄖、襄入秦嶺而之長安。
    王母庚午仙矣。
    辛未,有先君子之變,夫子頻欲以我南,弗能也。

    14 《關外紀行四十韻》 明·殷奎

    一下東吳船,久留中立縣。
    故人致殷勤,行役成遷延。
    忽驚月破臘,況喜雪見夋。
    游壯乏厚裝,期愆畏多譴。

    15 《和陶擬古九首》 宋·蘇軾

    馮冼古烈婦,翁媼國于茲。
    策勛梁武后,開府隋文時。
    三世更險易,一心無磷緇。
    錦繖平積亂,犀渠破余疑。

    16 《過寶應縣新開湖十首》 宋·楊萬里

    湖堤插柳早青蔥,猶帶隋家舊土風。
    莫笑千株尺來許,看渠攬盡夕陽紅。

    17 《贈張德恭》 宋·陳造

    少日試推敲,未脫蜂鶴病。
    世間十全手,噬肯愛三請。
    即今悔少作,草草生氣盛。
    逢人忍修縮,拜手博是正。

    18 《壽延邁叔祖》 宋·程公許

    吾宗譜牒祖通義,蟬聊到公十五世。
    五派之分同一源,如木有本瓜有蒂。
    公家門戶最赫奕,簪紱相承真鮮儷。
    堂堂鐵面渠州牧,能以方雨永來裔。

    19 《古意四首寄張可與孫晉卿》 宋·陸文圭

    老翁持鏡向市賣,銅光的皪秋水清。
    丑婦鑒容驚隋地,想渠嫌在太分明。

    20 《寄申屠御史》 宋·陸文圭

    御史帝耳目,監察沿隋唐。
    臺閣迥清風,筆簡凌秋霜。
    澄清一攬轡,驅貍走豺狼。
    賢哉故安侯,廉介尤剛方。

    * 關于隋渠的詩詞 描寫隋渠的詩詞 帶有隋渠的詩詞 包含隋渠的古詩詞(2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