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陰底的詩詞(601首)

    541 《留獻之初得孫》 宋·王炎

    藍田美玉驪龍珠,天馬之駒丹鳳雛。
    平生眼底未曾見,物以希有來珍奇,世間尺子乏英骨,{左犭右屯}犬雖多安用為。
    留侯豐下宜有后,更積陰德栽培之。

    542 《到城南園瞻南軒先生遺像》 宋·王炎

    入門荷香凈,步屧柳陰濕。
    欲寫情郁陶,翻引興蕭瑟。
    瞻望堂中人,玉色而山立。
    六學妙經綸,未試百之一。

    543 《木蘭花慢 和陳彥章暮春即事韻》 元·許有壬

    問東君何意,來幾日,便言歸。
    悵衰病襟懷,暄妍景物,正欲相依。
    狂風不知人苦,遣萬紅千紫一時飛。
    卻見楊花才思,閑來縈絆晴暉。

    544 《木蘭花慢 和陳彥章暮春即事韻》 元·許有壬

    問東君何意,來幾日,便言歸。
    悵衰病襟懷,暄妍景物,正欲相依。
    狂風不知人苦,遣萬紅千紫一時飛。
    卻見楊花才思,閑來縈絆晴暉。

    545 《換骨骰 嘆貪婪》 元·王哲

    嘆彼人生,百歲七旬已罕。
    皆不悟、光陰似箭。
    每日家,只造惡,何曾作善。
    難勸。

    546 《掛金索·三更里》 元·馬鈺

    三更里,明月正把乾坤照。
    嚇得邪魔,千里不見了。
    退盡陰兵,不用刀圭妙。
    海底龜蛇,自然相盤繞。

    547 《望月婆羅門引 春雪后看山》 元·王惲

    太行晴霽,孤墉高處揖清寒。
    云閑萬髻千鬟。
    底事春風面目,一變玉**。
    淡夕陽平遠,野鳥飛還。

    548 《木蘭花慢 和國范郎中見贈嚴韻》 元·王惲

    臥孤松云壑,愛青貫,四時心。
    自絕澗幽蟠,蒼煙高擁,氣壓千林。
    冰霜幾年凌傲,甚九天、一日露恩深。
    白壁無雙國士,朱弦三嘆遺音。

    549 《登丁家山康氏別墅訪主人不遇》 近代·陳三立

    移舸依山根,履級凌緲縹。
    湖陰匿奧區,懸徑羊腸繞。
    下上勤穿筑,精廬寄霞表。
    辟圃設亭臺,卉石皆可寶。

    550 《夜泊鏌铘城》 明·袁凱

    江水春逾闊,山云夕更深。
    移舟沙樹底,拄杖古城陰。
    鴻雁攙人去,蛟龍入夜吟。
    故園雙淚眼,拭斷更沾襟。

    551 《牛津春事》 當代·錢鐘書

    不見花須柳眼,未聞語燕啼鶯。
    開戶蒙蒙細雨,故園何日清明。

    微陰未必成雨,閑日殊宜踏春。

    552 《次韻和吳侍郎東城泛舟》 宋·宋庠

    放溜輕舠掠晚沙,時時波底碎秋霞。
    清陰十里堪乘興,疑到江東安道家。

    553 《歲晏感懷寄吳侍郎》 宋·宋庠

    百慮靜相尋,蕭蕭芳歲陰。
    感君辭劇日,休我冒榮心。
    歷塊疲東道,巢枝憶故林。
    霜毛秋更短,持底受華簪。

    554 《和陳信民用韻以高撫州之命相招》 宋·項安世

    入無錐瓦出無閭,笑殺康山老寄居。
    客里光陰何以度,閑中親舊頓然疏。
    武罔文學來投卷,臨汝君侯肯致書。
    早晚一犁親受地,時于笠底望行車。

    555 《直舍窗前綠樹》 宋·項安世

    綠樹幾年栽,窗應為爾開。
    陰中無暑到,缺處月風來。
    長日宜侍寤,黃昏未忍回。
    今年緣底事,歸思忽難裁。

    556 《渡溪水》 宋·張嵲

    清溪寒不流,空明涵萬象。
    連山倒景來,顧盼迷俯仰。
    云浮潭底深,鳥度鏡中往。
    悠悠寒藻疏,一一游魚上。

    557 《新春》 宋·張嵲

    人生一世竟何哉,老去萬緣如死灰。
    愛惜分陰成底用,不如惡夢早醒來。

    558 《睡起》 宋·章甫

    日長睡足傍簾櫳,庭院初收落絮風。
    葉底櫻桃渾可摘,黃鶯不離綠陰中。

    559 《暫歸桂隱雜書四首》 宋·張镃

    風院簾垂飐翠旌,茂陰疎轉表新晴。
    清和自是常年景,有底今番獨撥人。

    560 《看澗水自警》 宋·張镃

    昔往靈隱山,寺前貪看水。
    木陰鑒暉彩,泓渟絕塵滓。
    游鯈慣餅餌,敲欄聚如蟻。
    坐玩豈不佳,直須波浪起。

    * 關于陰底的詩詞 描寫陰底的詩詞 帶有陰底的詩詞 包含陰底的古詩詞(60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