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陽識的詩詞(1143首)

    161 《次韻宋尚書山居十五詠·紫陽閣》 宋·方岳

    隔岸煙云一望間,夜深笙鶴與俱還。
    不緣曾識謫仙面,未必煙云住此山。

    162 《陪汪少卿游紫陽次梁粹韻》 宋·方岳

    此行許老亦津津,連夜催將雪樹春。
    溪隔更無塵土事,山矜便識謫仙人。
    云依欄過香仍濕,墨帶冰磨句轉新。
    丘壑自容吾入社,不論五馬兩朱輪。

    163 《陪汪少卿游紫陽次染粹韻》 宋·方岳

    此行許老亦津津,連夜催將雪樹春。
    溪隔便無塵土事,山矜便識謫仙人。
    云依欄過香仍濕,墨帶冰磨句轉新。
    丘壑自容吾入社,不論五馬兩朱輪。

    164 《戴帥初九日無憀以滿城風雨近重陽為韻七首袖》 宋·陳著

    世多多才翁,誰識識字農。
    可人忽來思,勞苦意稠重。
    時危幸未死,尊酒得相從。
    一醉不須辭,毋待漏盡鐘。

    165 《送莊糾之官蒲陽》 宋·蒲壽宬

    荷橐藹諸孫,英英列戟門。
    能聲家有譜,清識郡無冤。
    松影旌旗道,梅花玉雪村。
    親庭兩驛便,時得問涼暄。

    166 《次韻歐陽良有高山仰止四首》 宋·趙文

    我攜二三子,行此白玉灣。
    案頭左章集,古語留人間。
    我昔識此士,風雨滿空山。
    憂愁送日月,不復記容顏。

    167 《丙子重陽日有感》 宋·王炎

    南山林葉赤,北山木葉黃。
    秋色日夜變,白露將為霜。
    玄鳥去已久,候雁方南翔。
    攜壺登高侶,滿手萸菊香。

    168 《臨江仙 繼重陽韻》 元·馬鈺

    八識通知心已定,遍觀物物皆陰。
    不如留意則追尋。
    水中閑養火,玉內要生金。
    直待陽純丹不漏,恁時可稱知音。
    超然云步上瑤岑。
    不勞極目望,自見好光臨。

    169 《滿庭芳 丹陽神光燦》 元·馬鈺

    披蓑攜杖,坦蕩逍遙。
    都緣識破塵囂。
    終日狂歌狂舞,有似王喬。
    好與童稚嬉戲,更有時、相伴漁樵。

    170 《滿庭芳 繼重陽韻 藏頭 折起方字》 元·馬鈺

    謝王公,令身脫,田耕出祥光。
    然省悟,汞內結鉛霜。
    識塵緣恩愛,須當、念斷情忘。
    猿退,乎者也,從此便潛藏。

    171 《踏云行 次重陽韻》 元·馬鈺

    懇告前言,師前重審。
    傳來秘訣元來恁。
    方知我是一鰲魚,素鱗晃日如鋪錦。
    坦蕩無拘,逍遙恣任。
    利名識破干求甚。
    專歸物外下功夫,清心

    172 《神光燦 繼重陽韻》 元·馬鈺

    風仙鎖戶,馬鈺辭巢,寂然澹乎自持。
    了干根源,豈肯攀戀妻兒。
    識破氣財酒色,憑清凈、固養靈芝。
    當下手,暗修完功行,不許人知。

    173 《遇仙亭 繼重陽韻》 元·馬鈺

    喜喜蓬頭。
    達達根由。
    永永誓不貪求。
    漸漸歸于正覺,申申燕處優游。

    174 《莫思鄉 繼重陽韻》 元·馬鈺

    意馬下功收。
    不放心猿暫出頭。
    一點靈明歸太素,何求。
    通六幽微罷運籌。
    芋栗更閑搜。
    知味聞香識破*。
    須向空中尋響亮,無休。
    真樂真歡

    175 《隆中次吳襄陽韻二首》 宋·項安世

    古來建大廈,所貴楹桷崇。
    沛公得三士,折箠驅群雄。
    嗟哉漢諸孫,永負隆準公。
    表既憎彌衡,璋復輕張松。

    176 《都下次韻謝松陽沈術人二首》 宋·項安世

    下簾讀易沈君平,老向人間識世英。
    戲把年齡聊復問,從來富貴不須評。
    聊翩詩筆粗豪甚,矍鑠精神顧盼明。
    我欲求田古松邑,君言此計幾時成。

    177 《重陽和朱直方韻》 宋·陳傅良

    衰老登臨得并家,絕勝十載向天涯。
    直須與世為陶令,謹勿令人識孟嘉。
    藍水悲吟空雅健,牛山醉墨謾欹斜。
    誰知竹葉雖無分,一笑何妨菊自花。

    178 《書湯兄詩卷后并呈丹陽大夫三首》 宋·劉宰

    明月韜光甓社湖,發揮千載賴耆儒。
    清江曲就無人識,來往橫塘一鄙夫。

    179 《李兩山侍郎仲氏儒而醫解后會稽索詩識別》 宋·林景熙

    我懷兩山翁,夙抱經濟略。
    曾驅部使車,所至問民瘼。
    昆陽斗大州,漁吏久竭澤。
    三尺行風霆,四知厲冰蘗。

    180 《前恩陽尉周邦舉出予兄激仲所書其父竹軒記求》 宋·晁公溯

    俗士胸中數斛塵,此君偃蹇不相親。
    當年曾識子猷面,大令今來是故人。

    * 關于陽識的詩詞 描寫陽識的詩詞 帶有陽識的詩詞 包含陽識的古詩詞(114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