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陽識的詩詞(1143首)

    181 《次韻王景陽寄軒》 宋·戴表元

    江湖猶覺氣橫行,羽褐藤冠學養生。
    掣肘累輕天與福,欺心戒重鬼司盟。
    行收耕稼間勛業,別有吟哦好性情。
    祗恐蹊成似桃李,人來先識隱居名。

    182 《九月初四日大風雨近重陽無酒夜成二首》 宋·方回

    秋霖欲洗庾公塵,不管樓頭客恨新。
    塞雁又為江左客,菊花曾識晉時人。
    百年虛谷先生老,一紀嚴州太守貧。
    幾向客右度重九。
    苦無佳句答良辰。

    183 《丹青歌贈王春陽用其神丹歌韻》 宋·方回

    世上若無鐘子期,破琴勿為俗子嗤。
    人間亦有王昭君,奈何眾女嫉蛾眉。
    我粗能詩子能畫,筆力豈不山可移。
    希聲絕色識者少,妾婦嗃嗃仍嘻嘻。

    184 《贈沈雷陽》 宋·方回

    乃翁辛苦注周易,曾夢神人談太極。
    清泉煮蔬啖糲飯,醯鹽醬姜俱不食。
    迎霜獵獵紜袍青,映日蕭蕭頷須白。
    自云今代王輔嗣,憔悴形容人不識。

    185 《題柯德陽埽塵齋》 宋·方回

    堯舜上圣姿,猶以學為事。
    矧伊匪生知,不學知不致。
    可學而不學,是謂自暴棄。
    俯首就佔畢,又患學不至。

    186 《宗陽宮訪葉西莊亨宗飲尋杜南谷道堅不值留詩》 宋·方回

    我不識南谷,亦不識西莊。
    偶然詣仙境,一舉數十觴。
    南谷出何之,童子煎茗忙。
    柏林中有梅,不見惟聞香。

    187 《謝徐獻可送款識刻》 宋·李處權

    九江使君何殷勤,千里遺我款識文。
    夏匜商鐘迄周鼎,良工模刻錙銖分。
    先秦述作知淵源,相斯不紹嗟無傳。
    歷載數千如昨日,人與寶器名俱鐫。

    188 《寓浯江識老魏秀才》 宋·丘葵

    衡茅蕭索泣寒蟲,獨自吟詩句未工。
    敗葉能令溝水黑,亂云不放夕陽紅。
    半生辛苦空儒服,一歲蹉跎又朔風。
    不意窮鄉有奇事,暮年得拜鹿門翁。

    189 《同建陽熊退齋游九日山》 宋·丘葵

    八荒去求仁,名山在吾西。
    云石長掛眼,云何不攀躋。
    攀躋有何求,林木心所約會。
    欣欣豈在目,昔有秦隱君。

    190 《江邊送人之衡陽》 宋·釋文珦

    二月江頭送客船,絲絲楊柳散晴煙。
    生來未識衡陽路,安得相思有夢傳。

    191 《和章陽叔見寄二首》 宋·釋子淳

    休將水乳試鵝王,妙識醇醨別有方。
    本地不消春氣力,靈枝劫外有余芳。

    192 《緣識》 宋·宋太宗

    逢春酒一杯,百卉向陽開。
    梨花看似梅,光揚迎日彩。
    嫩柳引清風,黃鳥聲吹臺。

    193 《緣識》 宋·宋太宗

    初分上下順陰陽,草木浮生地久長。
    日月星辰隨大道,天心便是法中王。

    194 《緣識》 宋·宋太宗

    紫檀金線槽偏蹙,撥弄朱弦敲冰玉。
    指法從來天下聞,翻成盡入升平曲。
    傳之世上五音足,希夷道聽化民俗。
    盤龍面對壓鰲頭,玄微風散萬般流。

    195 《緣識》 宋·宋太宗

    若言筆法窮絕藝,書一字,至百字,八法從前亦非細。
    分間布白要審詳,濃淡均勻看可戲。
    一則一,二則二,

    196 《緣識》 宋·宋太宗

    玄珠玄珠存今古,總在眼前無一睹。
    圓似明珠照十方,或來或去寒無雨。
    本是真,玄中圣,天仙地仙收不盡。

    197 《緣識》 宋·宋太宗

    嶧陽之山,傳名日桐,六律相沿五音中。
    七軫弦調皆是意,審詳悮則亦如空。

    198 《緣識》 宋·宋太宗

    元正享從此日,萬物咸新利貞吉。
    送舊迎春一夜來,三元為首眾情得。
    萬彙潛臻俱是泰,玄化昭彰天作蓋。
    氣和玉燭調陰陽,磨礱整頓智有代。

    199 《緣識》 宋·宋太宗

    雅頌文章順化風,馨香不必在芳叢。
    陽和遠近隨田畝,春雨如膏有大功。

    200 《緣識》 宋·宋太宗

    玉殿金扉百道光,回旋隱密對朝陽。
    世人不悟幽深理,卻說浮生事久長。

    * 關于陽識的詩詞 描寫陽識的詩詞 帶有陽識的詩詞 包含陽識的古詩詞(114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