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嘆襄陽不遇時,襄陽初不要人知。不然豈少投機句,偏誦南山北闕詩。
知君愛鳴琴,仍好千里馬。永日恒思單父中,有時心到宛城下。遇客丹青天下才,白生胡雛控龍媒。
君侯櫪上驄,貌在丹青中。馬毛連錢蹄鐵色,圖畫光輝驕玉勒。馬行不動勢若來,權奇蹴踏無塵埃。
素壁畫飛泉,從云落樹顛。練垂疑葉響,云并覺枝偏。利物得雙劍,為儒當一賢。應思灑塵陌,調膳亦芳鮮。
峴山一夜玉龍寒,鳳林千樹梨花老。襄陽城里沒人知,襄陽城外江山好。
吏馀得得叩仙扃,蕭散還吾自在身。到耳鳴蟬□更靜,傍檐飛鳥亦相親。層巖障日崖根險,危柱擎空□色新。應念中州方熱惱,愿分清泚藥斯民。
我不識華陽彭煉師,見畫云山想句曲。數峰冥色入遙浦,六月泉聲動虛谷。紫霞樓觀當落日,似有幡幢出林木。海邊鰲首戴云紅,天際蛾眉拂秋綠。
寂寞王子猷,回船剡溪路。迢遙戴安道,雪夕誰與度。倒披王恭氅,半掩袁安戶。應調折弦琴,自和撚須句。
顯允臨邛,吏師文宗。能者述之,德宇恢恢。疏而不失,有物實之。於義當然,確乎不奪。
洛陽常見畫圖中。春去只心融。國色輝開寒日,天香熏破霜風。平生看了,姚黃魏紫,一捻深紅。莫是神仙韓令,裁成頃刻花叢。
勛業文章各致身,精神未易寫丹青。八明三百年間事,付與承明著作廷。
古人送行贈以言,李君送人兼以畫。自寫陽關萬里情,奉送安西從辟者。澄心古紙白如銀,筆墨輕清意蕭灑。短亭離筵列歌舞,亭亭諠諠簇車馬。
盛世須材杰,高名動圣明。一麾淮海去,青旆擁千兵。
別兄今幾時,邦人指難弟。莫誦海沂康,兩馮如魯衛。
公材如武庫,劍槊方森森。亦復擅風流,坐繼正始音。
詩成嘯諾余,謀出壺觴暇。卻整進賢冠,麒麟要圖畫。
公家西州烈,武事冠方冊。祖孫世有人,要足門三戟。
平生功名心,不肯事酣宴。向來話淮南,山川眼中見。
楚國尚勇力,秉羽而甘寢。雖無倒載名,勝飲懷安鴆。
疆事須長算,朝家得實能。坐來酬萬務,心地自虛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