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長日身的詩詞(2152首)

    341 《予以長慶二年冬十月到杭州,明年秋九月始與》 未知·未知

    嗟云:到郡周歲,方來入寺,半日復去,俯視朱綬,仰睇白云,有愧于心,遂留絕句】
    白居易
    云水埋藏恩德洞,簪裾束縛使君身。
    暫來不宿歸州去,應被山呼作俗人。

    342 《念奴嬌 九日有感,次友人韻》 元·陶宗儀

    黃花白發,又匆匆佳節,感今懷昔。
    雨覆云翻無限態,故國寒煙榛棘。
    杜老飄零,沈郎瘦損,此意天應識。
    劃然長嘯,不知身是孤客。

    343 《再和》 宋·項安世

    少日心隨鶚上,長年身伴鷗閑。
    昨夜松聲到枕,夢魂踏破天山。

    344 《后十日重游》 宋·丁逢

    層樓重到已經旬,遠岫晴嵐發興清。
    風送炎天墮冰雪,香清仙界引星辰。
    茶瓜暫喚林間客,杖履長輸物外人。
    便欲從游赤松子,君恩應許乞微身。

    345 《圣小兒詩》 宋·賀德英

    英秀鐘河岳,生來號圣兒。
    雖云年尚小,不待學而知。
    博古通今識,超群邁秀姿。
    浩然食牛氣,非若聚魚嬉。
    祖瑩耽書日,甘羅入相時。
    看看頭角長,身到鳳凰池。

    346 《送周堂長歸慈溪寄何贊府》 宋·沈說

    慈溪隔楚云,問不接鴻鱗。
    因送還鄉客,重懷佐邑人。
    海明看出日,山晚倦行春。
    料得雙松下,吟成瘦鶴身。

    347 《見日庵舊址》 宋·師顯行

    跨鶴驂鸞訪穉川,松風吹散鐵橋煙。
    聯登百步眼萬里,長嘯一聲身九天。
    倚大石樓敲竹杖,躡飛云頂著吟鞭。
    而今飽挹羅浮秀,未服靈丹亦是仙。

    348 《柴門春書》 宋·吳柔勝

    深巷寂無人,鳥聲花塢春。
    蓽門長日掩,天地一閑身。

    349 《七夕呈坐間諸友時留平江宿和靖書院次日》 宋·朱南杰

    葉已鳴秋夜漸長,年年織女會牛郎。
    龍梭暫歇七襄駕,云袖輕飄百和香。
    輸我晚涼和月飲,任渠明發渡河忙。
    要知工巧元無用,樂得身閑拙不妨。

    350 《春日》 明·皇甫濂

    歲盡方看老卻身,更將幽思早驚春。
    東郊節候林端見,南國山川鏡里新。
    宴賞移時淹醉客,笙歌滿路起游塵。
    亦隨景物消愁寂,愿得春風長與人。

    351 《閑居漫興(五首)》 明·浦瑾

    此身閑外復何求,長日安居事事幽。
    隔竹敲茶妨鶴夢,臨池洗墨戲魚浮。
    風牽翠帶翻階草,雨濕紅銷落海榴。
    散盡飛蟲生晚色,月明已上水東頭。
    ¤

    352 《新卜南屏山居》 明·孫一元

    石上藤蘿對夕曛,解衣長日坐來頻。
    挽回滄海真無計,領略青山合有人。
    養鶴似嫌雙口累,為漁又過一生身。
    相逢惟是南屏老,獨樹柴門許結鄰。

    353 《夏日睡起》 明·文徵明

    綠陰如水夏堂涼,翠簟含風午夢長。
    老去自于閑有得,困來每與客相忘。
    松窗試筆端溪滑,石鼎烹云顧渚香。
    一鳥不鳴心境寂,此身真不愧羲皇。

    354 《冬日雜興二首》 明·周暉

    失路無知己,青山是可人。
    高僧留半偈,俠客笑長貧。
    開口哭何事,掀髯怪此身。
    只因錯料事,寂寂老乾坤。
    ¤

    355 《惱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唐·白居易

    吾道尋知止,君恩偶未忘。
    忽蒙頒鳳詔,兼謝剖魚章。
    蓮靜方依水,葵枯重仰陽。
    三車猶夕會,五馬已晨裝。

    356 《予以長慶二年冬十月到杭州明年秋九月始與范》 唐·白居易

    盧賈汝南周元范蘭陵蕭悅清河崔求東萊劉方輿同
    游恩德寺之泉洞竹石籍甚久矣及茲目擊果愜心期
    因自嗟云到郡周歲方來入寺半日復去俯視朱綬仰
    睇白云有愧于心遂留絕句

    357 《八月七日初入贛過惶恐灘》 宋·蘇軾

    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灘頭一葉身。
    山憶喜歡勞遠夢,(蜀道有錯喜歡鋪,在大散關上。
    )地名惶恐泣孤臣。
    長風送客添帆腹,積雨扶舟減石鱗。
    便合與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358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 宋·蘇軾

    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
    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
    萬人鼓噪懾吳儂,猶似浮江老阿童。
    欲識潮頭高幾許,越山渾在浪花中。

    359 《是日宿水陸寺,寄北山清順僧二首》 宋·蘇軾

    長嫌鐘鼓聒湖山,此境蕭條卻自然。
    乞食遶村真為飽,無言對客本非禪。
    披榛覓路沖泥入,洗足關門聽雨眠。
    遙想後身窮買島,夜寒應聳作詩肩。

    360 《是日宿水陸寺寄北山清順僧二首》 宋·蘇軾

    草沒河堤雨暗村,寺藏修竹不知門。
    拾薪煮藥憐僧病,掃地焚香凈客魂。
    農事未休侵小雪,佛燈初上報黃昏。
    年來漸識幽居味,思與高人對榻論。

    * 關于長日身的詩詞 描寫長日身的詩詞 帶有長日身的詩詞 包含長日身的古詩詞(215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