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鐵棒的詩詞(13首)

    1 《塞下曲贈翁東厓侍郎總制十首》 明·唐順之

    少年意氣王千斤,鐵棒曾穿萬虜群。
    壯士從來不病死,孤兒今屬羽林軍。

    2 《金人擊球圖》 元·楊維楨

    靺鞨國,鶻產仇,赤藥手吐妖狐愁。
    夾山丈雪走髑髏,黃羊紫骼薰神州。
    麗春堂前春正好,胭脂妝花絨剪草。
    君王自作擊球戲,說與郎君莫相惱。

    3 《木皮散人鼓詞》 清·賈鳧西

    釋悶懷,破岑寂,只照著熱鬧處說來。
    十字街坊,幾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聲醒木萬人驚。
    鑿破混沌作兩間,

    4 《過東林山》 宋·倪思

    世道荊棒似弈棋,奪身千仞復何辭。
    九霄地冷衣襟薄,五月山寒杖履遲。
    云外晚風馳鐵馬,日邊香霧瑣金螭。
    直須歷遍丹梯險,方問嫦娥索桂村。

    5 《偈頌二十九首》 宋·釋云

    崑崙奴,著鐵袴。
    打一棒,行一步。
    {內婁外辶}邏真個{內婁外辶}邏,峭措非常峭措。
    不惟佛法會盡,且是文章滿肚。
    見渠嘗試篇詩,便有驚人底句。
    如今對大眾前,不免一時剖露。

    6 《偈三首》 宋·釋祖元

    有佛處不得住,踏著秤鎚硬似鐵。
    無佛處急走過,腳下草深三尺。
    三千里外,逢人不得錯舉。
    北斗掛須彌,棒頭挑日月。
    摘楊花,摘楊花,眼里瞳人著繡鞋。

    7 《送別制置董侍郎東歸》 宋·程公許

    荷囊曉趁紫宸朝,玉立堂堂侍冕旒。
    帝為蠶叢精擇帥,詔頌虎節往分憂。
    旌幢云合三千乘,錦繡春濃六十州。
    儀鳳雅應為國瑞,烹鮮何忍與民仇。

    8 《奉送符伯壽尉太平》 宋·劉宰

    一年三伏秋后前,大火更借炎官權。
    竹林仗履北窗眠,君方陸走水行船。
    君言半世苦迍邅,一官遲次安且便。
    瓜時驟及非偶然,今我不往人爭先。

    9 《示禪人》 宋·釋慧遠

    鐵石身心來問道,慣調金鏃若為酬。
    棒頭喝下隨流入,靠倒溈山水牯牛。

    10 《答曾侍郎》 宋·釋慧遠

    輝天綽地金剛眼,再鍛重烹鐵蒺藜。
    脫體頓拋無朕跡,瞎驢從此喪全機。
    當陽活脫向上路,收放應須闊著步。
    印泥印水目前觀,日面月面沒回互。
    脫籠掣轡絕名模,棒喝交馳得也無。
    不落化門成底事,紫羅帳裹撒真珠。

    11 《偈頌一百零四首》 宋·釋紹曇

    八月秋,何處熱,盡大地,一團鐵。
    衲僧家向南北東西,草鞋跟踏得裂,拄杖頭挑得折。
    驀劄相逢,德山棒,臨濟喝,百怪千妖,如何計結。
    {左口右惡},邪法難扶,莫說莫說。

    12 《頌古一百則》 宋·釋正覺

    鐵牛之機,印住印破。
    透出毗盧頂{左寧右頁}行,卻來化佛舌頭坐。
    風穴當衡,盧陂負墮。
    棒頭喝下,電光石火。
    歷歷分明珠在盤,眨起眉毛還蹉過。

    13 《送了明長老歸長蘆》 宋·釋宗杲

    人言棒頭出孝子,我道憐兒不覺丑。
    長蘆長老恁麼來,妙喜空費一張口。
    縱教四海妄流傳,野干能作師子吼。
    孰云無物贈伊行,喝下鐵圍山倒走。

    * 關于鐵棒的詩詞 描寫鐵棒的詩詞 帶有鐵棒的詩詞 包含鐵棒的古詩詞(1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