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鉤云的詩詞(828首)

    621 《子駿運使八詠堂·寶峰亭》 宋·文同

    嘉陵抱江回,平衍出橫澨。
    中間筑雄壘,獨據兩川會。
    行臺敞嚴府,磊砢北城外。
    潭潭走群楹,直上巒嶺背。

    622 《墨君堂晚晴憑欄》 宋·文同

    墨君堂中看新霽,十里平林鋪凈綠。
    青煙一去抹遠岸,白鳥雙來立喬木。
    戴勝入園蠶已老,栗留過隴麥將熟。
    坐等月破東嶺云,自取簾鉤更高軸。

    623 《小雪前三日鍾冠之約余侍老人行山舟發后洪入》 宋·洪咨夔

    鉤辀格磔鳥呼晚,勃窣媻姍人試寒。
    野水不流山四合,寶華云裹著欄干。

    624 《續洗兵馬上李制置》 宋·洪咨夔

    太白過午芒角獰,蚩尤亙天鉤尾赪。
    淮東千里正齁寢,夜半洶涌傳邊聲。
    王師北渡恤泗口,胡馬南牧搖青平。
    擁城敗將死蝸縮,護堡羸卒飛猱驚。

    625 《次韻子有賦著圖書所》 宋·洪咨夔

    富兒種卮敵封君,貧翁結柳呼奴星。
    物理虧盈蛇夔蚿,惟有讀書可以逃天刑。
    守玄老死天祿閣,巧宦三入承明庭。
    人生得失雉梟廬,惟有知道可以垂芳馨。

    626 《悲秋》 宋·白玉蟾

    庭臯一葉夜來秋,拍塞乾坤爽氣浮。
    有客放船芳草渡,何人吹笛夕陽樓。
    鱸魚莼菜季鷹興,鴻雁蘆花宋玉愁。
    碧水映天天映水,淡云如幕月如鉤。

    627 《筆架山》 宋·白玉蟾

    吾是瑤臺翰墨仙,操觚弄槧玉皇前。
    翻云為墨海為硯,一片寒空如雪箋。
    兔豪象管用不得,倒蘸昆侖醉鉤畫。
    當年染罷八角芒,金闕上章求放逸。

    628 《捲雪樓》 宋·白玉蟾

    煙水蒼蒼古渡頭,神鴉噪罷纜方收。
    泊舟鳧渚鷗汀晚,夜入蘭宮桂殿秋。
    綠葦黃蘆悲落日,白蘋紅蓼鬧滄洲。
    冥冥千古今如夢,浩浩長江不管愁。
    雁陣歸時云似幕,風檣高處月如鉤。
    驚濤飛起銀花舞,萬頃寒光十二樓。

    629 《題歐陽氏山水后》 宋·白玉蟾

    平沙斷岸幾千尺,樹色煙光渺無極。
    一葉扁舟歸去來,漁翁放棹倚蘆荻。
    八九山家云水村,白蘋紅蓼數漁船。
    沙寒石瘦木葉落,一鉤淡月照黃昏。

    630 《題仙槎寄呈王待制》 宋·白玉蟾

    道人身世已盟鷗,便好乘云御氣休。
    何足風波吾一點,盍思舟楫彼迷流。
    從教水擊三千里,別是煙飄十二樓。
    松以碧濤成夜吼,山為翠浪接空浮。

    631 《畫中眾仙歌》 宋·白玉蟾

    不與飲盡孫權酒,正欲畫屏筆脫手。
    一點凝墨狀生蠅,剔之不飛心始驚。
    獻之興來拈起筆,筆如解飛自鉤掣。
    戲染松煙作牸牛,脫似偃角眠沙丘。

    632 《酬蔣知觀所惠詩》 宋·白玉蟾

    新雁飛來一朵云,讀之毛骨聳寒鱗。
    展開大句幾鉤墨,存想先生滿面春。
    榻上賓朋談盛德,山中冠褐混凡身。
    來朝盥手炷香去,恐是蓬萊相識人。

    633 《贈樗野》 宋·白玉蟾

    不嘆勞生行路難,自憐云水許間關。
    別來五載多懷感,待有尺書無往還。
    微白一鉤天外月,淡青數點海邊山。
    襟情欲向何人訴,與子篝燈到夜闌。

    634 《悠然堂》 宋·白玉蟾

    一池寒碧浸紅鱗,芍藥方花春后春。
    煙閣曉垂天幕靜,風簾夜上月鉤新。
    閑云流水無窮意,絳闕清都被謫身。
    不向悠然堂上飲,篇詩斗酒付何人。

    635 《周祀圜丘歌 昭夏》 南北朝·庾信

    重陽禋祀。
    大報天。
    丙午封壇。
    肅且圜。

    636 《周祀五帝歌 皇夏》 南北朝·庾信

    惟令之月。
    惟嘉之辰。
    司壇宿設。
    常史誠陳。

    637 《奉和法筵應詔詩》 南北朝·庾信

    五城鄰北極。
    百雉壯西昆。
    鉤陳橫復道。
    閶闔抵靈軒。

    638 《次韻子瞻減降諸縣囚徒事畢登覽》 宋·蘇轍

    山川足清曠,阛阓巧拘囚。
    安得纖阿御,同為穆滿游。
    遙知因渙汗,遠出散幽憂。
    原隰繁分繡,村墟盡小侯。

    639 《戊申年七夕五絕》 宋·楊億

    六幕西回斗轉車,鮮云點綴玉鉤斜。
    天孫已渡黃姑渚,阿母還來漢帝家。

    640 《次韻和致仕李殿丞寅見寄之什因以紀贈》 宋·楊億

    鄉國馳名幾十春,鳴臯一旦九天聞。
    翔鸞棲棘曾為吏,金鼎調梅未致君。
    百里象雷嫌碌碌,片言折獄厭云云。
    詩名已是齊康樂,筆力何曾減右軍。

    * 關于鉤云的詩詞 描寫鉤云的詩詞 帶有鉤云的詩詞 包含鉤云的古詩詞(82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