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鐘身的詩詞(645首)

    601 《贈刊印朱才俊》 宋·方回

    科斗何年變篆字,至秦程邈翻為隸。
    今人但習真草行,誰會六書三耦意。
    篆所最難柱與圈,學打一圈費三年。
    豈容臆決蔑師授,汩沒形象迷傍偏。

    602 《送岳德裕如大都》 宋·方回

    岳忠武王炎興中,才跨光世俊世忠。
    人見百戰百勝功,孰知洙泗儲心胸。
    奸檜忮忍摧英雄,秦賊之臭傳無窮。
    忠武馨香向不同,鬼神呵護垂箕弓。

    603 《題龍虎山高士毛和叔愚泉詩稿》 宋·方回

    暫住身如鶴在松,忽然飛去又無蹤。
    合皂山頭曾不睡,夜寒看月到晨鐘。

    604 《寄題呂常山平章錦繡香中》 宋·方回

    修善過如修亭館,種德高于種花木。
    四時芳菲人不知,蜂猶有鼻蝶有目。
    公心一寸春萬字,好事如麻不計斛。
    將相富貴世不少,鐘鳴夜行鼎折足。

    605 《五月二十三日懷歸二首》 宋·方回

    生紅一簇海榴枝,慚愧虛翁兩鬢絲。
    久客湖山何足戀,□□父子自相知。
    江南江北千鐘酒,身后身前萬首詩。
    連□□霖忽開朗,人生亦有晚晴時。

    606 《游楊村仁王院二十韻》 宋·郭印

    山行不作懶,杖策窮幽邃。
    崎嶇十里馀,乃得桃源地。
    竹樹蓊以鮮,峰巒秀而媚。
    嬌云弄奇姿,啼鳥含幽意。

    607 《簡辨老》 宋·李處權

    松杉高下韻笙簫,谷口鐘聲梵海潮。
    秋氣作陰連蟋蟀,夜寒隨雨上芭蕉。
    身危甚幸依賢庇,吏隱何須覓句招。
    直待它年見鳧舄,始傳仙葉有王喬。

    608 《次韻劉端禮兼簡王民瞻郭進道》 宋·李處權

    從來膏粱鄙世胄,豈知牛后與雞口。
    況乃末俗交道衰,時態紛紛翻覆手。
    劉君門多長者轍,俗子驅車未容蹂。
    斯文博約有王郎,正如白二得元九,

    609 《贈劉至道》 宋·李處權

    性靜乃可琴,德常乃可醫。
    二事人所難,而子能兼之。
    好古身則潤,活人功不貲。
    未愧孫思邈,何慚鐘子期。

    610 《潛心齋》 宋·李處權

    古之學為己,今之學為人。
    始乎芒芴間,擴充遂無垠。
    克己而復禮,天下皆歸仁。
    尼父百世師,道妙圣且神。

    611 《調李教授》 宋·李復

    君不見屈平放逐南辭楚,憔悴行吟并江浦。
    一聞鼓枻笑獨醒,搔首低回愧漁父。
    又不見淵明鼓澤投簪纓,退隱衡門依五柳。
    凝塵滿匣不鳴弦,頭上接{上四下離}親漉酒。

    612 《襄州大悲像》 宋·李復

    寶伽如來出海山,隱身自畫如來像。
    三日開門孤鶴飛,滿壁晬容現殊相。
    一首千臂眼在手,一一手執各異狀。
    日月山岳星宿明,鐘鼓磬鐸琴筑響。

    613 《送北禪釋天泉長老入燕》 宋·陸文圭

    金身夢覺白馬東,西來禪教各一宗。
    講師高據獅子座,緇素群集驚盲聾。
    天華咫尺飛隧地,夜燭神光滿室紅。
    遠師道林嗣宗風,專談義學離禪鋒。

    614 《再次前韻呈吳天游居士》 宋·丘葵

    心在江湖身在城,暫分禪座覺神清。
    秋深竹葉敲窗響,書靜蕉花照眼明。
    吟罷燈前窺佛偈,夢回枕上數鐘聲。
    未能參透龐居士,安得師門掉臂行。

    615 《馮深居挽詞》 宋·釋文珦

    天地一深翁,匡廬氣所鐘。
    親傳厚齋業,優得考亭宗。
    勁筇霜崖竹,高標雪嶠松。
    滄溟含雅量,干莫避辭鋒。

    616 《過賈似道葛嶺舊居》 宋·釋文珦

    順逆人獸心,成敗翻覆手。
    鬼神不相容,子孫豈能守。
    昔者過此門,歌鐘會群丑。
    今者過此門,闐然已豐蔀。

    617 《寄潛齋王尚書》 宋·釋文珦

    自解朝纓去,西山有的傳。
    此心如白水,把酒問青天。
    直道難諧俗,閒身勝得仙。
    山林鐘鼎味,并在小梅邊。

    618 《清豀鷺》 宋·釋文珦

    清豀雙白鷺,其羽可為儀。
    潔白廼如此,那肯居洿池。
    志士慎厥身,濁世難系羈。
    鐘鼎或愆義,寧賤而長饑。
    貪夫昧所從,得養非攸宜。
    猶鴟啄腐鼠,此鳥能笑之。

    619 《信士畫真請贊》 宋·釋印肅

    普因乾坤非外物,周聞法界祗圓音。
    含靈入我身毛孔,非相非名何處尋。
    寶陀觸目無人見,妙體端嚴不壞金。
    如鐘含響隨緣應,見我方知識自心。

    620 《達理歌》 宋·釋印肅

    普庵識心達理,不是胡言亂語。
    教化三千大千,個個透泥入水。
    應無所住生心,更不祭神拜鬼。
    時中凈念法身,何假燒錢化紙。

    * 關于鐘身的詩詞 描寫鐘身的詩詞 帶有鐘身的詩詞 包含鐘身的古詩詞(64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