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金山的詩詞(342首)

    81 《和穎上人南徐十詠其四金山寺》 宋·梅堯臣

    山與眾山殊,寺非諸寺擬。
    無面不當江,有林皆照水。
    南泠隔吳會,北渡通揚子。
    還看上下帆,日日何常已。

    82 金山》 宋·王令

    長江從天來,意欲以地分。
    西山避之逃,東山開為門。
    木石所不捍,土沙固隨奔。
    東西兩隨海,勢已無完坤。

    83 《留題金山寺》 宋·張栻

    長江岷山來,灌注天下半。
    東行近海門,勇往更瀰漫。
    蒼巒忽中流,屹立助杰觀。
    孤根入層淵,秀色連兩岸。

    84 《憶萬歲樓望金山》 唐·李紳

    樓高雉堞千師壘,峰拔驚波萬壑攢。
    山絕地維消虎踞,水浮天險尚龍盤。
    蜃噓云拱飛江島,鰲噴仙巖隔海瀾。
    長對碧波臨古渡,幾經風月與悲歡。

    85 《送僧歸金山寺》 唐·許渾

    老歸江上寺,不忘舊師恩。
    駐錫逢山色,停杯見浪痕。
    秋濤吞楚驛,曉月上荊門。
    為訪題詩處,莓苔幾字存。

    86 《重寄金山寺僧》 唐·方干

    風濤匝山寺,磬韻達漁船。
    此處別師久,遠懷無信傳。
    月華妨靜燭,鳥語答幽禪。
    已見如如理,灰心應不然。

    87 《淘金山》 宋·陳世卿

    未覆一簣土,便作千仞觀。
    一自登巉巖,培塿視群山。

    88 金山亭呈翁守二首》 宋·方廷實

    新亭高敞枕城隈,萬里江山爽氣來。
    云外孤峰擎日晚,林間啼鳥喚春回。
    登車謾有澄清志,覽景慚非賦詠才。
    太守風流民訟簡,落成尊酒許相陪。

    89 金山寺》 宋·傅夢得

    昨夜宿江口,客衣風已飄。
    兩峰參塔頂,一寺裹山腰。
    水拍瓜洲渡,煙生揚子橋。
    尋花并問柳,端的在明朝。

    90 《題金山雄跨亭》 宋·江定齋

    漠漠楊花滿渡頭,東方助我作山游。
    凌空地勢欲吞海,繞寺渡聲長帶秋。
    遠近煙光分岸色,高低塔影浸江流。
    欄干倚遍無窮思,頻喚吟杯洗□愁。

    91 金山寓居》 宋·釋尚能

    風霜千里未歸身,古跡遲留外俗群。
    月到天心當剎見,濤分山脊在樓聞。
    倚吟老樹棲沙鳥,寄臣虛巖貯海云。
    唯恐雪晴行興動,迢迢楚路與吳分。

    92 《登金山》 宋·唐文若

    江流出岷蜀,萬折東南傾。
    茲山若巨舫,勢欲扼滄溟。
    天高象教尊,海岳朝百靈。
    云水渺四極,下上涵日星。

    93 金山寺》 宋·翁逢龍

    波濤涌處浮雙塔,塔影高低樹影邊。
    山下雖無歸寺路,門前卻有過淮船。
    石峰隔水難尋水,井脈通泉易得泉。
    聞說老龍歸洞口,幾回驚起定僧禪。

    94 《望金山用唐人韻》 宋·薛靖

    一柱支空立,濤聲春寺聞。
    消來巴地雪,飛到潤州云。
    寂寞江山色,縱橫盜賊群。
    不堪形勝裹,北望涕紛紜。

    95 《題英州金山寺壁》 宋·俞似

    莫遣鞲鷹飽一呼,將軍誰志滅匈奴。
    年來萬事灰人意,只有看山眼不枯。

    96 《題英州金山寺壁》 宋·俞似

    轉食膠膠擾擾間,林泉高步未容攀。
    興來尚有平生履,管領東南到處山。

    97 《月下登金山》 明·陳繼儒

    江平秋萬里,山靜月三更。
    彷佛寒煙外,瓜州有雁聲。

    98 金山寺》 明·夢堂噩公

    崢嶸兩岸市廛開,愛靜人尋此處來。
    水底有天行日月,山中無地著塵埃。
    塔擎燈影明云杪,船載鐘聲出浪堆。
    自信平生有仙骨,好風吹上妙高臺。

    99 《游金山寺還舟中流作》 明·夏掞

    縱是裴公寺,能忘魏子心。
    帆開吳日落,鐘度楚云深。
    半餉分南北,中流吊古今。
    江山雖好在,無奈二毛侵。

    100 《榮公還金山》 明·楊循吉

    十年不出山,一游即千里。
    問師何處來,固亦偶然耳。
    人言人閑好,自愛巖谷里。
    紅塵日撲面,洗眼無清水。

    * 關于金山的詩詞 描寫金山的詩詞 帶有金山的詩詞 包含金山的古詩詞(34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