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重感的詩詞(37首)

    21 《重過姑蘇有感》 明·貢悅

    昔客蘇臺鬢未霜,不知塵世有悲傷。
    聯詩刻燭過三鼓,一月看花醉幾場。
    紅袖舞殘歌緩緩,錦箏彈罷雁行行。
    重來底用嗟興廢,亦有咸陽與洛陽。

    22 《重過河沙有感》 明·陸德蘊

    白鶴沙頭水自波,扁舟曾載夕陽過。
    東風一路蘼蕪綠,添得春愁別后多。

    23 《重過大梁坡臺廢寺有感》 明·佘育

    古寺無僧門半扃,重來往事暗傷神。
    一株殘柳猶青眼,似識當年系馬人。

    24 《重九無菊有感》 宋·陸游

    重陽未見一枝菊,它日菊開生我愁。
    高興亭中香滿把,令人北望憶梁州。

    25 《重賦京居暮春感興》 宋·賀鑄

    怒風狂雨信悠悠,收拾春華不少留。
    祗有柳綿吹未盡,墻陰落泊伴人愁。

    26 《重到城東有感三首》 宋·鄭獬

    曾訪花翁醉玉壺,重來花下盡平蕪。
    東風繞袖應相識,記得當年舊酒徒。

    27 《重到城東有感三首》 宋·鄭獬

    好春初滿杏園花,十里曾攜載酒車。
    今日黃云衰草地,不堪更送賈長沙。

    28 《重到城東有感三首》 宋·鄭獬

    仙桃移在玉欄初,紅抹胭脂嫩點酥。
    聞道飄零落人世,清香得似舊時無。

    29 《重陽有感呈諸丈》 宋·吳芾

    九日長年客異鄉,今年又復到南昌。
    眼看黃菊依然好,心著青山只自傷。
    已是歲華成晼晼,可堪秋色更凄涼。
    諸公不用羞吹帽,且試登高共一觴。

    30 《閏重陽有感次宋景文公韻》 宋·李流謙

    蒙蒙煙雨濕閒愁,往燕來鴻共遠游。
    引滿白醪欣再熟,盡開黃菊耐深秋。
    眼前節物重憑檻,醉里商歌緩擊甌。
    苦愛佳名嘆塵爵,淵明高興轉悠悠。

    31 《月峽重九感懷》 宋·李曾伯

    落帽尋盟鬢久皤,今朝於此上嵯峨。
    云收谷凈山新霽,風定沙平水不波。
    對菊使人懷古爾,思莼如我感時何。
    明年把酒知何處,歸到東籬更莫它。

    32 《重五有感》 宋·陳著

    登高時節殃雞犬,乞巧風流狎女牛。
    何似今朝酹忠魄,殘杯一洗世人愁。

    33 《丙子重陽日有感》 宋·王炎

    南山林葉赤,北山木葉黃。
    秋色日夜變,白露將為霜。
    玄鳥去已久,候雁方南翔。
    攜壺登高侶,滿手萸菊香。

    34 《感皇恩 繼重陽韻》 元·馬鈺

    鐘呂遣風仙,專行教化。
    故鎖庵門即非假。
    用機誘我,暗剔靈明惺灑。
    脫家風狂做,棄儒雅。
    真個內容,難描難畫。
    六銖衣光彩,體披掛。
    手擎丹顆。
    瑩瑩光明無價。
    蓋因傳得些,非常話。

    35 《重過黃渡有感》 明·袁凱

    馬家宅畔無喬木,徐氏門前芳草多。
    留得白頭漁父在,年年長笛送滄波。

    36 《重過西湖感事》 宋·陳杰

    衣如飛鶉馬如狗,二尺錦囊香宇宙。
    車如流水馬如龍,濯龍橋邊吹斷蓬。
    諸公南渡亦不惡,百年西湖最行樂。
    師王園地號山望,戚畹洞天標水樂。

    37 《重陽后秋感》 宋·方回

    盛夏關防少,深秋證候知。
    脂寒饒涕唾,膚善困瘡痍。
    故國山千疊,重陽菊一枝。
    醉鄉差可可,歸路尚遲遲。

    * 關于重感的詩詞 描寫重感的詩詞 帶有重感的詩詞 包含重感的古詩詞(3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