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重寓的詩詞(234首)

    141 《澹山巖》 宋·郭三聘

    憶昔游澹巖,文社四為侶。
    相逢各年少,抱負俱有素。
    訓狐圣得知,夜半叫已屢。
    主人知客來,倒屣相告語。

    142 《竊觀太守內翰尚書佳什因以元韻述懷》 宋·郭仲荀

    蚤學詩書愧不成,慨然投筆就功名。
    少年征逐臨窮塞,晚歲優游寓赤城。
    世路炎涼何足校,宦途寵辱固堪驚。
    祠庭得請君恩重,退老江山佚性情。

    143 《別方巖》 宋·胡則

    寓居峰頂寺,不覺度炎天。
    山叟頻為約,林僧每出禪。
    虛懷思往事,宴坐息諸緣。
    照像龕鐙暗,通宵磬韻傳。

    144 《題陸賈大夫廟》 宋·梁竑

    劉郎辛苦逐秦鹿,尚欲長鞭及馬腹。
    蠻夷大長夢不驚,海邊椎髻乘黃屋。
    江淮貔貅始閑暇,忍使驅令渡篁竹。
    陸生手持尺二組,喚起老子同分肉。

    145 《此君亭歌》 宋·毛漸

    玉堂視草儒林翁,暫憑熊軾來江東。
    政成暇日開宴席,選勝共詣金仙宮。
    幽亭虛敞竹森聳,低徊映日清陰重。
    靜坐愛此君,乃知雅尚人情同。

    146 《題寶山寺二首》 宋·釋圓悟

    寓此曾三夏,重來隔五年。
    溪山亦良是,懷想轉凄然。

    147 《賜馬廷鸞四首》 宋·宋理宗

    古掖摛文步武高,綾衾寓直焰蘭膏。
    當年宮錦飛雙鵠,今夕仙圖直巨鰲。
    詩賜玉堂蘇易簡,光搖蓮炬令狐綯。
    明時盛事今重見,爰制篇章示袞褒。

    148 《次袁說友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 宋·毋丘恪

    縑素巧貌溪山姿,寶藏肯笑虎頭癡。
    何人夜半胠篋去,信為羽化無疑遲。
    魏明不惜萬夫辦,鑿山累土夸神奇。
    景明突起芳林苑,谷城文石光參差。

    149 《送梵才大師歸天臺》 宋·吳遵路

    高躅動京國,靜緣懷故山。
    扁舟乘興往,孤鳥倦飛還。
    社漏重湖外,霞城積靄間。
    碧云聊寓意,即境自幽關。

    150 《建炎丞相成國呂忠穆公退老堂》 宋·徐公裕

    注意惟聞簡帝心,聊成退老寓登監。
    放懷綠野巖瞻重,寄傲平泉國念深。
    海闊水云和島嶼,時清鐘鼓樂園林。
    謝公豈久東山趣,天下蒼生傒作霖。

    151 《九日亭》 宋·袁正規

    不愧嘉名取次題,寓情彷佛古人齊。
    菊添細蕊金英重,松覆清幽蓋影低。
    上戴星辰全咫尺,傍躔日月自東西。
    宜將斗酒頻相屬,靖節從來到處迷。

    152 《次太守鄭安恭探梅過西湖韻二首》 宋·張棟

    金方正位鑿平湖,物景堪將入畫圖。
    兩岸雨垂楊柳重,一汀沙立鷺鷥孤。
    泓澄良夜搖明月,瀲滟高秋蘸碧蘆。
    寓目瀟湘徒有約,殘陽歸去獨躊躇。

    153 《月泉紀游》 宋·張蘊

    小春霜琮曉,閒訪古招提。
    何歲齋魚廢,初弦顧兔迷。
    先民堂上像,寓客柱間題。
    僧戶蜂分小,山形虎穴低,松青江廟北,竹老野橋西。
    親汲卿煎茗,深登信杖藜。
    琴師年九址,相見手重攜。

    154 《題北村六首》 宋·張載

    不堪煩暑病荒城,六月倏然寓野亭。
    珍重南山且歸去,再來相望雨中青。

    155 《登太倉衛樓》 明·陸容

    炎歊何可避,爽塏自應尋。
    樓閣新兵衛,觀游愜士林。
    月同年在未,日遇望前壬。
    地勢環江海,星纏右昴參。

    156 《寄懷毗陵孫二》 明·盛鳴世

    適與饑寒會,重懷旅寓年。
    通家無仲子,舉世有誰賢。
    褊性多違俗,權門豈慕膻。
    芳蘭慚下體,玉樹每齊肩。

    157 《過梅花室》 明·王紱

    我曾泊棹西湖濱,千樹萬樹梅花春。
    孤山月照一篷雪,十里湖光如爛銀。
    興豪對客酣清宴,達旦賡吟騁雄健。
    燈前索紙呵手題,霜兔鏦鏘冰滿硯。

    158 《清明約友游昆山(二十四韻)》 明·易恒

    是日期而至者五人,不期而至者一人,期而不至者二人,袁校書子英、余道士復初。
    實洪武十五年壬戌閏二月十六日。
    老逢節序感流年,聊復追游愧昔賢。

    159 《和陶東方有一士》 宋·蘇軾

    瓶居本近危,甑墜不知完。
    夢求亡楚弓,笑解適越冠。
    忽然返自照,識我本來顏。
    歸路在腳底,殽潼失重關。

    160 《烏戍密印寺》 宋·范成大

    青堆溪上水平堤,絳瓦參差半掩扉。
    我與圣公俱客寓,人傳帝子尚靈威。
    勝緣齟齬三重障,志士辛勤十載歸。
    花木禪房都不見,但余蝙蝠晝群飛。

    * 關于重寓的詩詞 描寫重寓的詩詞 帶有重寓的詩詞 包含重寓的古詩詞(23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