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重奏的詩詞(502首)

    221 《水調歌頭(壽提刑)》 宋·章斯才

    帝念重湖遠,使者選清強。
    關西夫子人杰,攬轡出鴛行。
    熊楚一天坐鎮,虎節三臺更歷,號令肅秋霜。
    褰帷間風俗,原隰總生光。

    222 《水調歌頭(三月初三)》 宋·包恢

    羽觴隨曲水,佳氣溢雙清。
    真賢瑞世,恰與真圣日同生。
    出侍紅云一朵,出按皇華六轡,特地福吾閩。
    底是長生箓,八郡詠歌聲。

    223 《水調歌頭(三月初三)》 宋·包恢

    羽觴隨曲水,佳氣溢雙清。
    真賢瑞世,恰與真圣日同生。
    出侍紅云一朵,出按皇華六轡,特地福吾閩。
    底是長生箓,八郡詠歌聲。

    224 《沁園春(壽黃虛庵·三月廿九)》 宋·趙福元

    珠斗闌干,銀河清淺,夢籋帝關。
    見六丁擁道,一聲傳蹕,翠幢舞鳳,彩扇交鸞。
    壽祝天齊,神夸岳降,報道明朝重整班。
    璇星爛,有赤松黃石,霧湊蒼壇。

    225 《綺寮怨(宮人斜吊古)》 宋·石正倫

    綠野春濃停騎,暖風飄醉襟。
    漸觸目、景物凄悲,花無語、曲徑沈沈。
    重檐繚垣靜鎖,丹青暗、斷軸塵半侵。
    歡絳紗、玉臂封時,何期掩、夜泉流恨深。

    226 《水調歌頭》 宋·馬伯升

    和氣應鼙鼓,喜色上轅門。
    貔貅萬騎,爭相慶主將佳晨。
    遙望九霄上闕,靄靄慶云澄處,一點將星明。
    天瑞不虛應,人杰豈虛生。

    古文觀止歷史故事議論朋黨

    227 《水調歌頭》 宋·馬伯升

    和氣應鼙鼓,喜色上轅門。
    貔貅萬騎,爭相慶主將佳晨。
    遙望九霄上闕,靄靄慶云澄處,一點將星明。
    天瑞不虛應,人杰豈虛生。

    228 《洞仙歌》 宋·周云

    千崖滴翠。
    正秋高時候。
    橙黃橘綠又重九。
    有蓬壺仙子、赤鯉來游,風云會,施展經綸妙手。

    229 《阮郎歸》 宋·胡文卿

    良辰佳景列華筵。
    笙歌奏筦弦。
    位居榮顯子孫賢。
    功名事雙全。
    慶祝壽,拜尊前。
    重重福祿堅。
    愿如彭祖壽齊年。
    金杯勸壽仙。

    230 《臨江仙》 宋·賈少卿

    月寺星軺塵夢斷,如今平地仙人。
    煙霞卷起舊精神。
    焚香金鸑鷟,書奏玉麒麟。
    聞道楓宸求侍從,看慶命重新。
    且將風月剩酬身。
    樽中長有酒,花下不辜春。

    231 《玉燭新》 宋·趙文

    梅花新霽後。
    正錦樣華堂,一時裝就。
    洞房花燭深深處,慢轉銅壺銀漏。
    新妝未了。

    重陽節寫景抒情勉勵友人

    232 《八聲甘州(胡存齊除泉府大卿)》 宋·趙文

    記年時、快馬上青云,而今袞衣還。
    問公歸何有,春風萬斛,散滿人間。
    聞道金鑾召對,風采動朝班。
    宰相從來有,幾個朱顏。

    233 《玉燭新》 宋·趙文

    梅花新霽後。
    正錦樣華堂,一時裝就。
    洞房花燭深深處,慢轉銅壺銀漏。
    新妝未了。

    234 《八聲甘州(胡存齊除泉府大卿)》 宋·趙文

    記年時、快馬上青云,而今袞衣還。
    問公歸何有,春風萬斛,散滿人間。
    聞道金鑾召對,風采動朝班。
    宰相從來有,幾個朱顏。

    235 《頤和園詞》 清·王國維

    漢家七葉鐘陽九,澒洞風埃昏九有。
    南國潢池正弄兵,北沽門戶仍飛牡。
    倉皇萬乘向金微,一去宮車不復歸。
    提挈嗣皇綏舊服,萬幾從此出宮闈。

    寫景抒情愁苦

    236 《行路難·其二》 唐·李白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雉賭梨栗。
    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
    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

    唐詩三百首樂府失意嘆息

    237 《離騷》 先秦·屈原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高中文言文楚辭寫人愛國勵志憂國憂民

    238 《蘇秦以連橫說秦》 先秦·佚名

    蘇秦始將連橫說秦惠王曰:“大王之國,西有巴、蜀、漢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東有肴、函之固。
    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里,蓄積饒多,地勢形便,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
    以大王之賢,士民之眾,車騎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諸侯,吞天下,稱帝而治。
    愿大王少留意,臣請奏其效。

    古文觀止故事寫人

    239 《親政篇》 明·王鏊

    《易》之《泰》:“上下交而其志同。
    ”其《否》曰:“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
    ”蓋上之情達于下,下之情達于上,上下一體,所以為“泰”。
    下之情壅閼而不得上聞,上下間隔,雖有國而無國矣,所以為“否”也。

    古文觀止奏議

    240 《秦婦吟》 唐·韋莊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陽城外花如雪。
    東西南北路人絕,綠楊悄悄香塵滅。
    路旁忽見如花人,獨向綠楊陰下歇。
    鳳側鸞欹鬢腳斜,紅攢黛斂眉心折。

    敘事長詩

    * 關于重奏的詩詞 描寫重奏的詩詞 帶有重奏的詩詞 包含重奏的古詩詞(50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