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里謠的詩詞(210首)
161
《送任山歸河東》 宋·蔡襄
風俗憂思深,在昔言汾絳。
之人隱其間,白首甘陋巷。
畢力事詩書,豈特專記誦。
編年作通記,起周迄炎宋。
164
《詠雪》 宋·曾鞏
北風蕭蕭鳴且歇,短日悠悠生復滅。
朝含滄海滿天云,暮斷行人千里雪。
初通壑谷氣先冷,漸蔽郊原路疑絕。
并包華夷德豈薄,改造乾坤事尤譎。
165
《游麻姑山》 宋·曾鞏
軍南古原行數里,忽見峻嶺橫千尋。
誰開一徑破蒼翠,對植松柏何森森。
危根自迸古崖出,老色不畏莓苔侵。
修竹整整儼朝士,下蔭石齒明如金。
168
《泛汝聯句》 宋·韓維
平居厭城郭,具舟泛清汝。
藍光一水遠,鐵色兩崖古。
日華動中流,沙紋亂前渚。
湍鳴達公橋,草綠襄王墓。
169
《送記注楊學士被詔赴闕》 宋·強至
學士聲先壓并游,詞源浩蕩浸昆丘。
九重紫殿三題就,萬里青云數刻收。
天子臨軒名第二,春官奏卷等俱優。
翰林試筆尋揮寫,冊府譌文倏校讎。
170
《和陶淵明歸田園居六詩》 宋·陳造
把竿坐斜陽,跨牛出曉陌。
長謠柴桑詠,聊復自適適。
梓里三鬴余,鄰犬不吠夕。
稼穡政使忙,樽酒取空隙。
仙曹有知友,自揣無能役。
經時雋英事,小人分耕績。
成言君勿問,賣菜可求益。
171
《再次韻贈張德恭》 宋·陳造
闖門不乏遠方朋,辟席渾如問話僧。
筆底煙云無盡藏,譚間霜霰不寒凝。
身行建德歡謠里,人在春臺瑞日升。
老子生涯漫訾省,擁書猶傍短檠燈。
172
《次王仲衡尚書韻》 宋·陳造
著腳功名馬絡頭,人生君所幾居州。
惟公德操朱弦直,映世冰壺白月秋。
久已短長冥尺寸,可須骯臟羨伊優。
即今千里謳謠地,贏得揮斤五鳳樓。
173
《送羅提舉》 宋·陳造
萬口歌謠里,臨岐挽使車。
五云金碧際,平步闖天居。
皇眷須裨益,清朝有詔除。
致君真夙素,活國此權輿。
174
《塞下》 宋·吳泳
黃云連隴樹,紅日下溪榆。
氈帳三千里,蜂屯十萬夫。
魯芻肥廄馬,漢杰遺城狐。
虎{左韋右長}空涵月,犀渠半綱蛛。
176
《和曾守祈雪二首》 宋·曹勛
天其或使不輕飛,有待隨軒故作心。
風靜圓虛才半夜,雪隨精意若前期。
影藏寂寂沙頭鷺,寒入青青垅首岐。
千里歡謠歸太守,邦人固已播聲詩。
177
《喜雨》 宋·吳芾
聞道他邦盡禱祈,沛然膏澤尚遲遲。
有年已是天私我,連日那堪雨及時。
聲入萬家添喜氣,涼生千里解炎曦。
也知造物恩難報,且采歡謠綴小詩。
178
《挽程朝議二首》 宋·吳芾
憶昔安輿到郡時,使君歡迓鎮江湄。
萬人踴躍瞻耆艾,千里歌謠美孝慈。
盛德所鐘門閥在,平生無愧鬼神知。
佳城一閉成千古,徒有陰風拂繐幃。
179
《送許守》 宋·吳芾
千里歡謠處處同,使君遺愛信無窮。
不容昏墊為民患,解轉兇荒作歲豐。
治行好書循吏傳,清聲無愧古人風。
九重想已知名久,看即黃麻出禁中。
180
《錢史開府奉祠歸四明》 宋·李洪
袞繡貂蟬侍太清,致身將相極儒生。
三槐正位巖瞻峻,兩鎮交兵節制榮。
晝錦蚤傳留鑒水,召棠重喜蔽龍城。
愿將閭里新謠詠,長和滔滔西峽聲。
* 關于里謠的詩詞 描寫里謠的詩詞 帶有里謠的詩詞 包含里謠的古詩詞(21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