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里謠的詩詞(210首)

    1 《聞里謠效古歌》 唐·李紳

    鄉里兒,桑麻郁郁禾黍肥,冬有襤襦夏有絺。
    兄鋤弟耨妻在機,夜犬不吠開蓬扉。
    鄉里兒,醉還飽,濁醪初熟勸翁媼。

    2 《聞里謠效古歌》 唐·李紳

    鄉里兒,桑麻郁郁禾黍肥,冬有襤襦夏有絺。
    兄鋤弟耨妻在機,夜犬不吠開蓬扉。
    鄉里兒,醉還飽,濁醪初熟勸翁媼。

    3 《過東昌有感》 明·劉基

    夜發高唐灣,旦及東昌郭。
    喬樹拂疏星,霜飛月將落。
    仰觀天宇清,平見原野廓。
    白楊號悲風,蔓草杳漠漠。

    4 《雜歌謠辭·漁父歌》 唐·李珣

    水接衡門十里馀,信船歸去臥看書。
    輕爵祿,慕玄虛,莫道漁人只為魚。
    避世垂綸不記年,官高爭得似君閑。

    5 《雜歌謠辭·雞鳴曲》 唐·王建

    雞初鳴,明星照東屋。
    雞再鳴,紅霞生海腹。
    百官待漏雙闕前,圣人亦掛山龍服。
    寶釵命婦燈下起,

    女子思夫

    6 《雜歌謠辭·蘇小小歌》 唐·溫庭筠

    買蓮莫破券,買酒莫解金。
    酒里春容抱離恨,水中蓮子懷芳心。
    吳公女兒腰似束,家在錢塘小江曲。
    一自檀郎逐便風,門前春水年年綠。

    7 《雜歌謠辭·蘇小小歌》 唐·張祜

    車輪不可遮,馬足不可絆。
    長怨十字街,使郎心四散。
    新人千里去,故人千里來。
    翦刀橫眼底,方覺淚難裁。
    登山不愁峻,涉海不愁深。
    中擘庭前棗,教郎見赤心。

    8 《雜歌謠辭·黃獐歌》 唐·佚名

    黃獐黃獐草里藏,彎弓射爾傷。

    9 《雜歌謠辭·得體歌》 唐·佚名

    得體紇那也,紇囊得體那。
    潭里船車鬧,揚州銅器多。
    三郎當殿坐,聽唱得體歌。

    10 《雜歌謠辭·得寶歌》 唐·佚名

    得寶弘農野,弘農得寶那。
    潭里船車鬧,揚州銅器多。
    三郎當殿坐,聽唱得寶歌。

    11 《雜歌謠辭·步虛詞》 唐·韋渠牟

    玉簡真人降,金書道箓通。
    煙霞方蔽日,云雨已生風。
    四極威儀異,三天使命同。
    那將人世戀,不去上清宮。

    春江景色

    12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唐·李白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云錦張。

    唐詩三百首寫景山水歸隱

    13 《藍田溪雜詠二十二首·洞仙謠(一作伺山徑)》 唐·錢起

    幾轉到青山,數重度流水。
    秦人入云去,知向桃源里。

    14 《春草謠》 唐·顧況

    春草不解行,隨人上東城。
    正月二月色綿綿,千里萬里傷人情。

    15 《海人謠》 唐·王建

    海人無家海里住,采珠役象為歲賦。
    惡波橫天山塞路,未央宮中常滿庫。

    樂府憂國憂民農民生活

    16 《三謠·素屏謠》 唐·白居易

    素屏素屏,胡為乎不文不飾,不丹不青?
    當世豈無李陽冰之篆字,張旭之筆跡?邊鸞之花鳥,張璪之松石?吾不令加一點一畫于其上,欲爾保真而全白。
    吾于香爐峰下置草堂,二屏倚在東西墻。

    17 《三謠·朱藤謠》 唐·白居易

    朱藤朱藤,溫如紅玉,直如朱繩。
    自我得爾以為杖,大有裨于股肱。
    前年左選,東南萬里。

    18 《買花謠》 唐·劉言史

    杜陵村人不田穡,入谷經谿復緣壁。
    每至南山草木春,即向侯家取金碧。
    幽艷凝華春景曙,林夫移得將何處。

    19 《玉山謠奉送王隱者》 唐·鮑溶

    鳳凰城南玉山高,石腳聳立爭雄豪。
    攢峰胎玉氣色潤,百泉透云流不盡。
    萬古分明對眼開,五煙窈窕呈祥近。

    20 《蓮浦謠》 唐·溫庭筠

    鳴橈軋軋溪溶溶,廢綠平煙吳苑東。
    水清蓮媚兩相向,鏡里見愁愁更紅。
    白馬金鞭大堤上,西江日夕多風浪。
    荷心有露似驪珠,不是真圓亦搖蕩。

    寫人感時懷人

    * 關于里謠的詩詞 描寫里謠的詩詞 帶有里謠的詩詞 包含里謠的古詩詞(21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