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醉寧的詩詞(700首)

    261 《水龍吟》 宋·馬子嚴

    東君直是多情,好花一夜都開盡。
    杏梢零落,藥欄遲暮,不教寧靜。
    風度秋千,日移簾幕,翠紅交映。
    正太真浴罷,西施濃抹,都沉醉、嬌相稱。

    262 《水龍吟》 宋·馬子嚴

    東君直是多情,好花一夜都開盡。
    杏梢零落,藥欄遲暮,不教寧靜。
    風度秋千,日移簾幕,翠紅交映。
    正太真浴罷,西施濃抹,都沉醉、嬌相稱。

    263 《括水調歌》 宋·林正大

    太行有盤谷,隱者所翱翔,丈夫行世,磊磊落落信行藏。
    遇則聲名利澤,不遇采山釣水,何似兩俱忘。
    誰解盤中趣,與酒為歌章。
    問何如,盤之樂,樂無央。

    264 《翻香令》 宋·鄔慮

    醉和春恨拍闌干。
    寶香半灺倩誰翻。
    丁寧告、東風道,小樓空,斜月杏花寒。
    夢魂無夜不關山。
    江南千里霎時間。
    且留得、鸞光在,等歸時,雙照淚痕干。

    265 《摸魚兒》 宋·翁孟寅

    卷西風、方肥塞草,帶鉤何事東去。
    月明萬里關河夢,吳楚幾番風雨。
    江上路。
    二十載頭顱,凋落今如許。

    266 《沁園春(登鳳凰臺)》 宋·吳景伯

    再上高臺,訪謫仙兮,仙何所之。
    但石城西踞,潮平白鷺,浮圖南峙,云淡烏衣。
    鳳鳥不來,長安何處,惟有碧梧三數枝。
    興亡事,對江山休說,誰是誰非。

    宋詞三百首婉約詠物寫鳥

    267 《滿庭芳》 宋·丁無悔

    道格天淵,令行海岳,凜然名德尊崇。
    云煙千里,分付笑談中。
    川后波神效職,潮聲細、一鑒涵空。
    風檣便,蠻珠賈舶,累譯更遙通。

    268 《鶯啼序(有感)》 宋·趙文

    秋風又吹華發,怪流光暗度,最可恨、木落山空,故國芳草何處。
    看前古、興亡墮淚,誰知歷歷今如古。
    聽吳兒唱徹,庭花又翻新譜。
    腸斷江南,庚信最苦,有何人共賦。

    269 《鶯啼序(有感)》 宋·趙文

    秋風又吹華發,怪流光暗度,最可恨、木落山空,故國芳草何處。
    看前古、興亡墮淚,誰知歷歷今如古。
    聽吳兒唱徹,庭花又翻新譜。
    腸斷江南,庚信最苦,有何人共賦。

    270 《憶舊游(雨中海棠)》 宋·彭泰翁

    玉環扶淺醉,翠袖籠寒,香汗初融。
    昨夜殘妝在,最難勝珠絡,都沁鉛紅。
    朝云低護深約,蜂蝶不知蹤。
    奈燕子情多,斜飛輕觸,淚灑羞容。

    271 《聲聲慢(壽六十一)》 宋·彭子翔

    萸房初薦,橙子新搓。
    菊松圖下捧金荷。
    看翁將息,后生似、去年些。
    更眼前、稚子又多。

    早春鄉村憂國憂民

    272 《鴛湖曲》 清·吳偉業

    鴛鴦湖畔草粘天,二月春深好放船。
    柳葉亂飄千尺雨,桃花斜帶一溪煙。
    煙雨迷離不知處,舊堤卻認門前樹。
    樹上流鶯三兩聲,十年此地扁舟住。

    湖水

    273 《普天樂·浙江秋》 元·姚燧

    浙江秋,吳山夜。
    愁隨潮去,恨與山疊。
    寒雁來,芙蓉謝。
    冷雨青燈讀書舍,怕離別又早離別。
    今宵醉也,明朝去也,寧奈些些。

    離別

    274 《陳涉世家》 兩漢·司馬遷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
    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
    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
    ”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

    初中文言文詠史傳記敘事

    275 《屈原列傳》 兩漢·司馬遷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為楚懷王左徒。
    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
    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

    古文觀止寫人傳記

    276 《漁父》 先秦·佚名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于斯?”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漁父曰:“圣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
    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

    楚辭哲理散文故事

    277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278 《西京賦》 兩漢·張衡

    有馮虛公子者,心侈體忲,雅好博古,學乎舊史氏,是以多識前代之載。
    言于安處先生曰: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此牽乎天者也。
    處沃土則逸,處瘠土則勞,此系乎地者也。
    慘則鮮于歡,勞則褊于惠,能違之者寡矣。

    敘事抒情贊揚國家

    279 《東京賦》 兩漢·張衡

    安處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憮然有間,乃莞爾而笑曰:“若客所謂,末學膚受,貴耳而賤目者也!茍有胸而無心,不能節之以禮,宜其陋今而榮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繆公于宮室,如之何其以溫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宮鄰,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擇肉西邑。
    是時也,七雄并爭,競相高以奢麗。

    敘事抒情贊揚建筑

    280 《漁父·屈原既放》 先秦·屈原

    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漁父見而問之曰:
    “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

    * 關于醉寧的詩詞 描寫醉寧的詩詞 帶有醉寧的詩詞 包含醉寧的古詩詞(70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