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遺蹤的詩詞(334首)

    121 《登朝元閣》 宋·邵雍

    繡嶺岌層巒,岧嶢十九盤。
    微微經雨后,杳杳出云端。
    往事金輿遠,遺蹤玉像殘。
    至今臨渭水,依舊見長安。

    122 《和章友直城東春日》 宋·曾鞏

    東流抱孤城,雨洗見春色。
    風吹百草根,道路千里碧。
    莫盡溪漫漫,波瀾散無跡。
    遙林缺見山,冉冉蒼藹積。

    123 《有懷》 宋·劉子翚

    溪石磊磊出,溪光失溶溶。
    呼童理新堰,小駐萬折東。
    素杙競駢立,蒼皮堆已重。
    誰裁一道天,忽墮顧視中。

    124 《舊內曲水池》 宋·汪元量

    錦溝引水入觴池,兩兩金船上下馳。
    春季夫人扶輦疾,玉堂學士帶花遲。
    當時行樂雖然秘,此日遺蹤自可悲。
    回首支郎新棟宇,浮屠千尺白差差。

    125 《讀劉太真碑》 宋·朱翌

    袞衣華藻刻堅珉,下馬來尋剝蘚痕。
    斷畫豈如弦可續,闕文猶冀石能言。
    鬣村故址今仍在,螭首遺蹤碎莫存。
    欲較智愚三十里,又飛絲鞚過前村。

    126 《太山篇》 元·楊維楨

    巍乎高哉,太山之山三萬八千丈兮,五岳之伯、萬山之宗。
    上有云官、霞伯、明皇、玉女、金臺、石室高重重。
    三十六天第一洞,是為蓬玄太空之上穹。
    上帝賜以金篋之玉策,司命下土開群蒙。

    127 《高宜試劍石》 宋·李新

    巨石中分斷,涓流自此東。
    堯仁方宅土,項氏曷當鋒。
    興起漢高業,勤勞夏禹功。
    故應行道者,知古企遺蹤

    128 《云臺治》 宋·張繼先

    漢朝人與道翱翔,是處遺蹤屬靜方。
    煙外桃花非俗種,風前柏實有余香。
    杖穿翠靄通深窅,舟駕洪波入渺茫。
    千八百年三十代,云臺空碧佩琳瑯。

    129 《晉康郡侯面人曾氏挽詩二首》 宋·李彌遜

    身備難半福,心明最上宗。
    夜臺亡宿恨,旦宅漫遺蹤
    塵暗魚機帳,云低馬鬣封。
    酸風一襟淚,哀人暮山松。

    130 《升天行》 宋·曹勛

    上智保沖淡,練氣固形質。
    精神藏杳冥,獨照出寂默。
    三氣俱混同,求死不復得。
    其次崇真功,立言與立德。

    131 《滕王閣三首》 宋·吳芾

    昔日驕王鎮此州,特營高閣瞰清流。
    一時杰出稱雄觀,千古爭傳作勝游。
    遍覽遺蹤容可想,回思往事卻堪羞。
    時人漫說珠簾雨,空惹騷人拄笏愁。

    132 《捉月臺》 宋·吳芾

    謫仙捉月古今傳,我訪遺蹤似未然。
    山下濁流長混混,夜深安得水中天。

    133 《題總持寺龍井》 宋·吳芾

    洞庭歸去幾何年,旱歲猶來澤我田。
    我訪遺蹤雖已泯,靈泉百尺尚依然。

    134 《送錢進思粹吳郡》 宋·李洪

    繁雄茂苑侔漢輔,森戟凝香古佳處。
    鹓鷺行除半刺賢,萬井提封賴摩拊。
    公家名德世有人,伯仲于今見伊呂。
    妙齡籍甚馳日邊,粉闈握蘭將振羽。

    135 《跋李少裴修禊序》 宋·樓鑰

    蘭亭修禊就和中,群賢高會俱雍容。
    右軍作序亦寓耳,藁草乃致傳無窮。
    自言疑若有神助,他日屢書終不同。
    歷代傳寶在秘府,尤其甚者唐太宗。

    136 《次韻章樞密賦吳彩鸞玉篇》 宋·樓鑰

    文簫躡彩鸞,夜半恐不逮。
    山深忽呼名,驚喜不得退。
    仙謫無所逃,士貧何可耐。
    乃以三生緣,遂為二姓配。

    137 《送姜子謙丞於潛》 宋·樓鑰

    處則有超蓮,出則將哦松。
    眉宇無一塵,出處皆雍容。
    君看妙蓮華,本出汙泥中。
    兩松痛埽溉,下有簿書叢。

    138 《玉霄亭玩雪》 宋·樓鑰

    群齋高晏雪浮空,同上山城第一重。
    今日無非銀色界,此亭真是玉霄峰。
    云迷野路舞輕鶴,風急瓦溝噓龍龍。
    便欲相將游汗漫,剡溪何必訪遺蹤

    139 《趙資政建三層樓中層藏書》 宋·樓鑰

    危樓杰立潭府雄,仰望驚瞿何穹窿。
    擎以八柱真良工,恍如木天移海東。
    扶欄三級橫復縱,八窗交映光玲瓏。
    更上一層迥不同,歷覽萬象俱空濛。

    140 《曾守譙樓既成邀賓從同登議辟雙門以復舊觀從》 宋·虞儔

    樓下遺蹤宛可尋,尚須賓從一來臨。
    三峰嵂崒渾依舊,雙闕岧峣復見今。
    麻麥向來迷綠野,簪纓久矣負儒林。
    使君不惜褰帷問,慰我邦人望望心。

    * 關于遺蹤的詩詞 描寫遺蹤的詩詞 帶有遺蹤的詩詞 包含遺蹤的古詩詞(33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