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國知無術,書空竟若何。淮山云慘淡,鐘阜石嵯峨。高孝遺規在,粱陳往鑒多。癙尤徒爾耳,遠浦聽漁歌。
規自趙日久,成令方能之。捄溺由己溺,信惟君子知。
不覺朱幡輾后塵,爭看繡幰錦纏輪。洛濱侍従三人貴,京兆平反一笑春。但逐東山攜妓女,那知后閣走窮賓。滯留不見榮華事,空作賡詩第七人。
曲肱飲水彼何人,汝獨何為厭賤貧?大節勿污千載史,少時便盡百年身。圖書幸可傳遺業,雞黍何妨約近鄰。今日伸秋還小雨,剩鉏麥壟待新春。
太霄帝君神霄府,一日璽書行海寓。筑宮奔走誰敢後,萬牛挽材山作礎。步虛夜半落云間,玉磬漻漻鸞鶴舞。帝師丞相領使名,侍晨校籍紛如雨。
徑尺規圓比雪霜,昔人何事恨秋涼。珍藏篋笥未為失,更有明年夏日長。
拙速還知勝巧遲,男兒功業要逢時。不妨唾面辱高馬,似有泥坑規病鴟。老去尚堪蘇子印,興來須到習家池。此心畢娶無余事,且向春江理釣絲。
海邊游子日思歸,新句勞君更置規。莫問人間多貝錦,正如天上有參旗。寄書只欲憑黃耳,去路誰能畏赤眉。定與故巢猿鶴老,此生無愧北山移。
中原戢戢盡遺黎,日夜江頭候六飛。來此苦啼真有意,會須勸得翠華歸。
去蜀游東吳,舉頭望赤霄。君之門九重,觚棱郁岧嶢。是中盛文物,簪筆立漢朝。規摹覺地雄,氣象知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