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道袍的詩詞(318首)
161
《江山萬里圖》 明·方孝孺
我昔奉敕辭金闕,西下巴川持使節。
仙槎二月出龍河,萬里春風掉晴雪。
吳江茫茫入杳冥,棹歌初過蛾眉亭。
錦袍不見李供奉,白云遮斷三山青。
163
《誡兒侄八百字》 宋·范質
去上初釋褐,一命列蓬丘。
青袍春草色,白紵棄如仇。
適會龍飛慶,王澤天下流。
爾得六品階,無乃太為優。
164
《林下讀書》 宋·高得心
蕓葉滿床塵夢稀,空林對雨淡相依。
間身不與時榮謝,抱膝惟評古是非。
蕙帳風寒人未老,松門云靜鶴初歸。
青山紫閣原同道,肯羨宮袍耀布衣。
165
《駕幸太學》 宋·韓忠彥
恢崇儒教頓生光,天子親來幸上庠。
星弁煌煌環帝座,霜袍密密綴周行。
廟祠稽首尊先圣,書義終篇勸嗣王。
學道深慚非入室,此辰榮事亦升堂。
166
《積善堂詩》 宋·晃沖之
我家得姓自衛史,文王之照鐘厥美。
西京御史府大夫,父慈子忠不惜列。
至今墓上無曲棘,潁川歲時虔廟祀。
中原喪亂厭風塵,南渡不及渡遼水。
167
《賀蕭致政慶恩拜命》 宋·李庭
玉立諸郎總席珍,名登天府早榮親。
讀書聞道超千古,教子如君有幾人。
行際風云攀郄桂,先沾雨露及莊椿。
浮山名壽參天翠,長與藍袍色斗新。
168
《恭和》 宋·呂公著
雪消春動氣清微,夾道都人望帝暉。
法部已調絲竹管,御袍初進赭紅衣。
康衢彌節嚴三衛,真館焚香降六飛。
宴罷瑤池回蹕晚,五云通夜擁端闈。
169
《送楊可及第還鄉》 宋·梅詢
君恩兼喜拜維桑,路入家山道更光。
春色殿前初脫白,秋風隴上見焚黃。
偏留名紙呼先輩,喜著藍袍到故鄉。
科第孝思俱已遂,卻經劍棧莫凄涼。
170
《送從進長老歸天臺》 宋·錢惟濟
樞府多年識相毫,又飛钚錫出神臯。
霞標起處瞻鴛剎,風信平時過鷺濤。
月露空濛迷檜楫,天香芬郁濕蘭袍。
道猷法窟從茲始,應歎吾生空二毛。
171
《上揚州錢帥》 宋·沈繼祖
名世半千推碩德,淮南第一是揚州。
一塵不動邊民樂,知有威聲懾虜酋。
人謂儒生將略疏,世人無未識真儒。
天下武夫俱奪氣,錢公赤手縛于菟。
172
《辭世偈》 宋·釋德輝
一生無利亦無名,圓頂方袍自在行。
道念只從心上起,禪機俱向舌根生。
百千萬劫假非假,六十三年真不真。
今向無名叢內去,不遺一物在南屏。
174
《支提禪寺》 宋·徐夢發
來謁支提古道場,幾年袍錦韻猶香。
芙蓉夢里僧趺坐,檐蔔林中佛放光。
禪語了參一宿覺,塵緣頓悟半生忙。
若分座下龍王水,免使春田待插秧。
175
《送梵才上人歸天臺》 宋·徐舜俞
芳袍麟殿賜蒲茸,道勝年來請謁慵。
貝葉罷翻雙鳳闕,石房歸掩五芝峰。
朝賢遠乞裁詩稿,海客爭傳出定容。
后代何人續僧史,好將安遠比高從。
176
《省試中式記夢》 宋·于觀文
東堂令史報來時,仙桂云攀第九枝。
乍聽言音猶似夢,卻思公道即無疑。
寒門仿佛春將到,幽徑朦朧月漸移。
殘漏聲中鞭馬去,紵袍重戴已相隨。
178
《我生行》 明·傅汝舟
我生不死命在仙,從師遠岳方來旋。
皇天未許斬蛟鱷,腰蟠龍劍徒蹁躚。
塵心洗盡五湖月,意氣散作六合煙。
朅來人間四十年,布袍高格惱市廛。
* 關于道袍的詩詞 描寫道袍的詩詞 帶有道袍的詩詞 包含道袍的古詩詞(31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