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通通的詩詞(1002首)

    601 《通判郎中以州早休特形詩詠輒依元韻》 宋·韓維

    潁水箕山一腐儒,麟符何幸玷恩除。
    未緣秕政休官去,真賴英賢接跡居。
    秀麥川原知雨足,清陰池館愛余閑。
    田園雨足官無事,趣駕何妨慰病顏。

    602 《曾通直見惠風琴》 宋·韓維

    剡竹紉絲匠意深,冷然終日自成音。
    吾君方急民財阜,好助薰風入舜琴。

    603 《通州雨夜寄孫中叔》 宋·鄭獬

    黑雨噴薄陰云驅,昏林號風秋聲粗。
    海氣熏煮怒不泄,彭彭十月推雷車。
    濕衣憫默瞠無睡,起對樽酒誰為娛。
    此心豈復有雙羽,一夜飛去不可拘。

    604 《酒寄通州吳先生》 宋·鄭獬

    往年醉倒先生家,今寄綠灑滄海涯。
    此酒到時春已晚,猶應趁得賞殘花。

    605 《次韻通判都官和諸公雪中席上之作》 宋·強至

    龍沙千里絕纖埃,銀色渾疑王母臺。
    宴席此時驚酒薄,曉枝無處認梅開。
    騁辭梁苑客方至,乘興越溪人自來。
    從古六花長一色,化工應不費培栽。

    606 《通判國博惠建茶且有對啜之戲因以奉謝》 宋·強至

    數餅建溪春,求逾尺璧珍。
    封從鄉國遠,惠與郡僚均。
    午榻忘搘臂,晨觴厭啟唇。
    拜嘉當對啜,相待況如賓。

    607 《次韻通判張靜之郎中席上對客》 宋·強至

    一飲真須盡百杯,異鄉懷抱酒邊開。
    田園幾日能歸去,軒冕浮云亦儻來。
    交態與誰論淡水,宦情空自學寒灰。
    何如席上張公子,白雪辭兼郢客來。

    608 《上巳飲許公亭通判錢郎中以詩獻因依韻和呈》 宋·強至

    丞相開筵御水頭,席間別乘擅詩流。
    特夸元巳從公飲,不比常年結客游。
    淡色云陰籠日薄,暖香花氣傍人浮。
    篇章唱絕雖容和,酒盞恩深豈敢酬。

    609 《通判國博中齋詩》 宋·強至

    天下以中為大本,天地得中能自生。
    古之圣賢一用中,政刑禮樂萬事平。
    於戲后世中道喪,政分寬猛刑重輕。
    禮非儉陋則奢僭,樂不專一須鏘鏗。

    610 《依韻和張文通寺丞寄鮮于子駿職方》 宋·強至

    西州夫子善談天,語入精微服四筵。
    交分正論詩卷里,別愁忽到酒樽邊。
    馬沖雪片歸梁苑,鶯喚年芳憶渭川。
    盛事青云看接跡,衣冠鄉里舊多賢。

    611 《依韻和張文通中舍寄韓師元判官》 宋·強至

    從容須陛對,蕭灑待家居。
    近閣從戎筆,閑裁寄舊書。
    青衫逾一紀,黃卷尚三馀。
    聞說山齋好,何時遂曳裾。

    612 《謝通判國博惠建茶》 宋·強至

    建溪春早地未暖,建俗巧計催春陽。
    茶傍萬口噪地烈,驚破芽英不得藏。
    猶嫌旂槍已老硬,獨愛鳥嘴嫩未長。
    擷而焙之一朝就,更范圭璧為圓方。

    613 《張文通以詩覓小桃走筆依韻和答》 宋·強至

    名園聞說洛陽春,金谷前無石季倫。
    第一牡丹應慣見,憐君翻作覓花人。

    614 《和張文通書懷》 宋·強至

    仕涂眾偽雜吾真,誰信千鈞重一身。
    赫赫朱門公相遠,寥寥黃卷圣賢親。
    府居此日嗟孤宦,鄉飲當年謬上賓。
    猶喜故人同舊幕,每容詩句續陽春。

    615 《文通復用舊韻相示仍走筆和之》 宋·強至

    花前直判醉酬春,飲量慚非劉伯倫。
    折去也應顏色在,不知誰是戴花人。

    616 《某前日以鄙詩敘謝通判國博特垂寵和謹復依韻》 宋·強至

    夫子文章卻異端,橫流遏盡見平湍。
    間于風雅能臻極,粹甚圭璋不假刊。
    累句輒嘗論盛美,賜篇還與作榮觀。
    起予自愧無商學,何敢言詩向杏壇。

    617 《和通判國博和金華著作陪知府少卿游北山韻》 宋·強至

    盛府年來訟缿空,等閑深入亂云中。
    驚禽引避前驅旆,寶剎幽尋數畝宮。
    飛蓋塞涂溪影雜,行歌聒地谷聲通。
    東陽屈指風流尹,前有休文后有公。

    618 《予累日臥病適張文通惠教亦云服藥漫成小詩呈》 宋·強至

    功名心寸折,歲月鬢雙蓬。
    病畏酒杯綠,愁憐花蕊紅。
    杖藜成暇日,行樂步春風。
    唯有張公子,翛然此意同。

    619 《奉圣念老得法于大通禪師游行十年歸以其法接》 宋·吳則禮

    從教白浪長浮天,腳根飽踏吳江船。
    晉人初不知祖令,拍手施與龍山禪。

    620 《和石通判酌白鶴泉》 宋·張栻

    談天終日口瀾翻,來乞清甘醒舌根。
    滿座松聲聞金石,微瀾鶴影漾瑤琨。
    淡中知味誰三咽,妙處相期豈一樽。
    有本自應來不竭,濫觴端可驗龍門。

    * 關于通通的詩詞 描寫通通的詩詞 帶有通通的詩詞 包含通通的古詩詞(100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