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憶溪邊宅,知君許謝公。曉霜凝耒耜,初日照梧桐。澗鼠喧藤蔓,山禽竄石叢。白云當嶺雨,黃葉繞階風。
惜時勉勵哲理
忽驚西江侶,共作南宮郎。宿昔芝蘭室,今茲鴛鷺行。子猷美風味,左戶推公器。含毫白雪飛,出匣青萍利。
來書子細說通州,州在山根峽岸頭。四面千重火云合,中心一道瘴江流。蟲蛇白晝攔官道,蚊蚋黃昏撲郡樓。
系高頊之玄胄兮,氏中葉之炳靈。飖颽風而蟬蛻兮,雄朔野以揚聲。皇十紀而鴻漸兮,有羽儀于上京。巨滔天而泯夏兮,考遘愍以行謠。
辭賦精選抒情自白
肅肅避暑宮,石殿秋日冷。凜然中庭柏,氣壓千夫整。風聲答萬壑,云色通諸嶺。材大難為工,甘與蓬蒿屏。
宮漏傳籌趨絳幘,御盤行炙出黃金。春馀花氣香寧重,雨足林光綠更深。通籍不須羞暮齒,好文何幸獲初心。東風似借魚龍便,一夜奔雷數振音。
三朝遺老九門前,又見承平大有年。文母憂勤初化俗,曾孫仁孝已通天。史書元佑三千牘,樂奏坤成第一篇。欲采蟠桃歸獻壽,蓬萊清淺半桑田。
圣朝方考牧,番育寄才能。屢別良可嘆,閑游不復曾。行塵遵洛汭,朝騎對觚棱。瀍上秋臺迥,歸來正好登。
官屬邃中書,朝班高太府。陳卿掉臂去,偃仰一茅宇。臨池看魚樂,坐樹聽鳥語。修竹手所載,薪萌爭上土。
齊楚諸生儼鞸紳,人人愿得出君門。銜枚勇銳驚初合,棄甲須臾訝許奔。細讀未辭燈損目,久留終厭棘為藩。定應親刈翹中楚,把卷喧呼半夜言。
老年從事忝南京,海內交游尚記名。怯見廣場心力破,厭看細字眼花生。新科未暇通三尺,舊曲惟知有六莖。空憶倚樓秋雨霽,與君看遍洛陽城。
勾吳水為國,桑田水相爭。水大連陂湖,水小吞泖涇。高廬或凡墊,下土孰容耕?吳蔭罹患久,都水置司平。治水亦多術,害■利始興。
清曉華芝度景陽,凝嚴又許對西廂。通宵客夢聞鈞吹,幾日朝衣帶御香。東觀圖書經屢讀,舊蹊桃李見新芳。三千文字皆奇冊,飽死侏儒詎足量。
靜坐義規三易古,焚香著布六爻靈。反身修德前賢意,莫把窮通叩杳冥。
衡鑒高懸已自公,修嚴官禁不通風。樊墻便有河山隔,夢寐猶疑笑語同。離索暫應疎酒盞,往來爭敢遞詩筒。燈花預報楊園約,端的釵頭綴玉蟲。
赤手開荒徑,朱門照廣津。兩班通印紱,三桂襲簪紳。壽考尊鄉曲,光華勸邑人。我生當恨晚,猶及望靈椿。
天王念遠民,哀此西南隅。主者按其籍,取之盡錙銖。掃地皆赤立,名獨存版圖。竭澤儻未已,來年恐無魚。
通變莫如易,韋編存至今。如傳仲尼手,盡見伏羲心。此去被清問,豈惟蒙賞音。要通天下志,觀象得惟深。
東都有人持漢斧,南國無人系周圄。未從刀鋸宥者三,先即桁楊聽之五。五三異念同一仁,圣賢典故公日新。心從仁上勘得道,筆與民間點為春。
弱齡好經籍,披卷即怡然。覃精四十載,馳騁數千言。孔壁采遺篆,周韋考絕編。袁公論劍術,孫子敘兵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