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通靈仙的詩詞(275首)

    101 《張公洞》 明·陸師道

    女媧補天馀碨壘,積之厚地藏精靈。
    五色久甗真宰怒,地莫敢愛開雷霆。
    光通覆盂徹深杳,竇啟寶櫝窺晶熒。
    入門下視氣莫測,但見島嶼浮滄溟。

    102 《華山高》 元·楊維楨

    思美人兮西華山,我欲往兮如天難。
    上通帝座二氣之呼吸,下沖龍門百折之昆侖源。
    秦關桃林之寒贔屭于其左兮,右抱萬頃白玉所產之藍田。
    金天太白實主宰,井鬼上應精靈躔。

    103 《張公洞》 元·楊維楨

    正月八日記游仙,三十六天洞靈洞。
    洞中窗戶夜不扃,地底風雷日相哄。
    巉巉靈骨誰手鑿,納納虛谺曷時澒。
    龍巔虎臥絡薜蘿,委蓋垂旃掛鸞鳳。

    104 《憶江南》 唐·呂巖

    淮南法,秋石最堪夸。
    位應乾坤白露節,象移寅卯紫河車。
    子午結朝霞。

    105 《泊平望吊玄真子》 宋·孫銳

    仙非勝地仙不升,地非仙跡地不靈。
    古今絕勝天下景,多為羽客梯云軿。
    松江之南平望驛,千古清名垂載籍。
    遺基廢井雖不存,依舊湖光接天碧。

    106 《題歙州問政山聶道士所居》 宋·黃臺

    千尋練帶新安水,萬仞花屏問政山。
    自少云霞居物外,不多塵土到人間。
    壺懸仙吞島罷,碗浸星宮沈水閑。
    寶籙篋垂金縷帶,絳囊絳鎖玉連環。

    107 《題蛻龍洞·白茆洞》 宋·無名氏

    西南十里嶺之巔,靈冢巋然洞隱仙。
    門辟神扃低視井,柱生一竊仰瞻天。
    甕中春酒今朝釀,洞內仙賓昔日賢。
    路阻山高難可到,茆君職守幾千年。
    白茆職此不知年,井竇回環會飲仙。
    遺跡空存春酒甕,通天靈竊尚依然。

    108 《因與伯氏同一僧話武夷事作詩追寄之》 宋·王洋

    直峰峭壁天半青,高檐張燈疑掛星。
    山川勢力有如此,擇地信可棲仙靈。
    我前解官古樵戍,志愿本欲探珠庭。
    時當恢臺積氛霧,一日三雨時三停。

    109 《燕京篇》 明·歐大任

    萬年天府國,佳氣滿燕州。
    錦繡三千里,金銀十二樓。
    醫閭作鎮連恒岳,太行蒼蒼盡幽朔。
    環流瀛海入扶桑,襟帶滹沱出新漷。

    110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111 《夏日游德州贈高四》 唐·駱賓王

    日觀鄰全趙,星臨俯舊吳。
    鬲津開巨浸,稽阜鎮名都。
    紫云浮劍匣,青山孕寶符。
    封疆恢霸道,問鼎競雄圖。

    112 《郊陶潛體詩十六首》 唐·白居易

    不動者厚地,不息者高天。
    無窮者日月,長在者山川。
    松柏與龜鶴,其壽皆千年。
    嗟嗟群物中,而人獨不然。

    113 《李肱所遺畫松詩書兩紙得四十韻》 唐·李商隱

    萬草已涼露,開圖披古松。
    青山遍滄海,此樹生何峰。
    孤根邈無倚,直立撐鴻濛。
    端如君子身,挺若壯士胸。

    114 《魯望讀襄陽耆舊傳見贈五百言過褒庸材靡有稱是…次韻》 唐·皮日休

    漢水碧于天,南荊廓然秀。
    廬羅遵古俗,鄢郢迷昔囿。
    幽奇無得狀,巉絕不能究。
    興替忽矣新,山川悄然舊。

    115 《魯望讀襄陽耆舊傳見贈五百言過褒庸材靡有稱是…次韻》 唐·皮日休

    漢水碧于天,南荊廓然秀。
    廬羅遵古俗,鄢郢迷昔囿。
    幽奇無得狀,巉絕不能究。
    興替忽矣新,山川悄然舊。

    116 《登羅浮絕頂奉同蔣王二大夫作》 清·屈大均

    霃霃太古云,至今未開辟。
    山氣日洶涌,隨風灑精液。
    觸石生洪波,微茫在咫尺。
    登山若浮海,舟航即輕策。

    117 《滿庭芳 贈出家》 元·王處一

    厭貴辭榮,甘貧慕道,謙和柔弱行藏。
    通真內煉。
    隨步變清涼。
    一點靈空頓曉,明顯現、千古嘉祥。

    118 《越問·越茶》 宋·孫因

    日鑄山之英氣兮,既發越於鏌鎁。
    地靈洩而不盡兮,復熏蒸於草芽。
    雖名出之最晚兮,為江南之第一。
    視紫筍若奴臺兮,又何論乎石花。

    119 《九江千歲龜歌贈無咎》 宋·張耒

    靈龜千年口不食,以背負床飲其息。
    吾家兩龜豈徒不食亦不息,壽與萬古無終極。
    濟南晁君博物天地通,夜窺牛斗頗似晉司空。
    指我兩龜有名字,大龜為九江,

    120 《贈方云卿地理》 宋·何夢桂

    金仙頂門一只眼,五眼通神識無限。
    云卿留得眼一只,眼力最高人不識。
    眼里青囊一卷經,照破山川無遁形。
    口談禍福句句驗,人謂先生真鬼靈。

    * 關于通靈仙的詩詞 描寫通靈仙的詩詞 帶有通靈仙的詩詞 包含通靈仙的古詩詞(27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