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味通靈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至味通靈仙”全詩
修柯濯雨露骨,沃葉藏云煙。
根蟠九地暖,聲落四壁寒。
由來所養□,中與春相干。
歲外產茯苓,玉色腴且堅。
山人屬為藥,至味通靈仙。
愿言事服餌,身可三千年。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庚)
黃庚,字星甫,號天臺山人,天臺(今屬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習舉子業。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脫屣場屋,放浪湖海,發平生豪放之氣為詩文”。以游幕和教館為生,曾較長期客越中王英孫(竹所)、任月山家。與宋遺民林景熙、仇遠等多有交往,釋紹嵩《亞愚江浙紀行集句詩》亦摘錄其句。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編其詩為《月屋漫稿》。事見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關詩文。 黃庚詩,以原鐵琴銅劍樓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圖書館)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兩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錯誨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詩十馀首。
《擬古》黃庚 翻譯、賞析和詩意
《擬古》是宋代黃庚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徂徠有嘉木,薿薿高連天。
徂徠山上生長著茂盛的樹木,郁郁蔥蔥,高聳入云。
修柯濯雨露骨,沃葉藏云煙。
修長的枝條洗凈了雨露,蒼翠的葉子隱藏著云霧。
根蟠九地暖,聲落四壁寒。
樹根盤踞在九重地底,溫暖滋養,而樹葉的聲音卻落在寒冷的四壁間。
由來所養草,中與春相干。
自古以來,這些草木被滋養,與春天息息相關。
歲外產茯苓,玉色腴且堅。
茯苓在歲月之外產生,它呈現出玉一般的色彩,肥美而堅韌。
山人屬為藥,至味通靈仙。
山中的人們將茯苓視為珍貴的藥材,它的味道可以使修煉仙法的人通靈。
愿言事服餌,身可三千年。
愿意將這茯苓的功效傳達出來,服用它的人可以延年益壽,長生不老。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徂徠山上茂盛的樹木和它們所孕育的茯苓,表達了大自然的神奇與生機,以及茯苓的藥用價值。詩詞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展示了大自然的壯麗景象和珍貴的藥材,同時也表達了黃庚對長壽和仙道的向往。整首詩詞意境高遠,給人以沉思和遐想之感,展現了宋代文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思考與追求。
“至味通靈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ǐ gǔ
擬古
cú lái yǒu jiā mù, nǐ nǐ gāo lián tiān.
徂徠有嘉木,薿薿高連天。
xiū kē zhuó yǔ lù gǔ, wò yè cáng yún yān.
修柯濯雨露骨,沃葉藏云煙。
gēn pán jiǔ dì nuǎn, shēng luò sì bì hán.
根蟠九地暖,聲落四壁寒。
yóu lái suǒ yǎng, zhōng yǔ chūn xiāng gān.
由來所養□,中與春相干。
suì wài chǎn fú líng, yù sè yú qiě jiān.
歲外產茯苓,玉色腴且堅。
shān rén shǔ wèi yào, zhì wèi tōng líng xiān.
山人屬為藥,至味通靈仙。
yuàn yán shì fú ěr, shēn kě sān qiān nián.
愿言事服餌,身可三千年。
“至味通靈仙”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