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通靈仙的詩詞(275首)

    221 《觀孔義甫與謝致仕詩有感》 宋·鄭俠

    人生足清閑,天下第一福。
    惜哉聲與利,舉世方逐逐。
    君子耀軒裳。
    小人腴口腹。

    222 《泗鼎行贈戴水部》 明·陳束

    君不見周德中衰天命變,彝器飄零散區縣。
    郟瀼之鼎淮泗流,一沒千祀無人收。
    秦皇得國心泰侈,虎視雄圖志未已。
    已訪仙源并海沂,還望瑤光浮泗水。

    223 《游玉笥山》 明·傅汝舟

    玉笥開山遠,金壇瞰谷重。
    靈光流世界,瑞氣渾春冬。
    險澀千盤磴,參差百轉峰。
    宿云長抱殿,游鶴不歸松。

    224 《來鶴詩贈周玄初》 明·戈鎬

    香案靈文一篆通,翩翩云鶴天下風。
    初辭蓬島離珠樹,又掠銀河過蕊宮。
    六翮舞隨清磬響,九皋鳴斷碧云空。
    欲歸南岳夫人召,回首仙臺夜月中。

    225 《過玄明宮故址有傷往事六十韻》 明·馬汝驥

    白日登遙陌,玄明問故宮。
    變桑徒靄靄,秀麥只芃芃。
    伊昔虞廷上,茲閹漢幄中。
    腹心推帝主,權位竊奸雄。

    226 《七月十五夜醉臥三賢閣夢玉山隱君會稽外史與》 明·琦元璞

    中語以記神交云耳龍門與天通,鳥道當絕壁。
    青天掛石鏡,倒影太湖碧。
    飛亭壓清湍,幽谷時游觀。
    千崖古雪積,六月松風寒。

    227 《佩刀行(并序)》 明·徐尊生

    金華之永康有山曰云巖,拔起天半。
    有巨舟藏壑中,舟尾翹出如蠆。
    一釘墮崖下,野僧得之,以遺張君孟兼,孟兼制為佩刀,銛利特甚。

    228 《白溪篇為吳子賦》 明·周詩

    采秀深溪沚,高人思不窮。
    仙巖回合里,靈壑杳茫中。
    震澤余霞接,淞陵曲墅通。
    夕沙流素月,秋水逗賓鴻。
    花色彌霜鏡,漁歌遞遠空。
    一舟沿泛處,蕭灑更誰同。

    229 《虎跑泉》 宋·蘇軾

    金沙泉涌雪濤香,灑作醍醐大地涼。
    倒浸九天河影白,遙通百谷海聲長。
    僧來汲月歸靈石,人到尋源宿上方。
    更續茶經校奇品,山瓢留待羽仙嘗。

    230 《上清詞》 宋·蘇軾

    南山之幽,云冥冥兮。
    孰居此者?帝側之神君。
    君胡為兮山之幽,顧宮殿兮久淹留。
    又曷為一朝去此而不顧兮,悲此空山之人也。

    231 《將赴南徐任游茅山有作》 宋·王安石

    丹陽太守意如何,先謁茅卿始下車。
    展節事君三黜後,收心奉道五旬余。
    回尋靈藥逢芝圃,欲叩真關借玉書。
    不用從人問通塞,天教吏隱接仙居。

    232 《漁塘十六韻(在朱陽縣石巖下,古老云:洛水》 唐·韋莊

    洛水分余脈,穿巖出石棱。
    碧經嵐氣重,清帶露華澄。
    瑩澈通三島,巖梧積萬層。
    巢由應共到,劉阮想同登。

    233 《游老君洞》 唐·張說

    枕漱鑱鍼泉石肓,登臨又刮山川目。
    太清飛出離宮景,平地分為散仙福。
    知津有賴大夫松,避道尤勤居士木。
    層巒破曉霞散綺,斷巖涵空霧披縠。

    234 《瑯邪山》 宋·王禹偁

    連袤復迢嶢,峰巒架泬寥。
    流名自東晉,積翠滿南譙。
    洞碧通仙界,溪明潤藥苗。
    古臺臨海日,絕頂見江潮。

    235 《中條山》 宋·王禹偁

    崛起巨河邊,奔騰欲上天。
    遠臨滄海盡,高與太行連。
    大塊橫為脊,它山立似拳。
    土膏經舜耒,石險任秦鞭。

    236 《游東巖》 宋·陳與義

    散策東巖路,夢中曾記經。
    斜暉射殘雪,巖谷遍晶熒。
    鴉鳴山寂寂,意迥川冥冥。
    乘興欲窮討,會心還少停。

    237 《謁岱祠即事》 宋·晁補之

    澤南三百里,極望橫天云。
    云端色凝黛,諦視初可分。
    崢嶸介丘像,澒洞元氣屯。
    頃刻有變化,慘澹殊明昏。

    238 《感白發》 宋·劉子翚

    兒時坐澗石,散發如浮煙。
    風驚綠鬅鬙,意谷凌飛仙。
    那知二毛見,倏忽到老邊。
    蒙紗猶鏟彩,獵鬢強呈鮮。

    239 《光相寺》 宋·汪元量

    峨眉縣西四十里,峭壁懸崖削寒翠。
    崎嶇棧道動搖搖,矮石支撐同贔屭。
    忽窺萬仞黑無底,下有龍淵七十二。
    攀捫步步足難移。

    240 《子立昆仲垂和游天宮詩既工且敏義不虛辱再此》 宋·張元干

    華裾綠發等青春,詩似機云定后身。
    家學乃翁真具眼,祖風當代豈凡人。
    字中仙爪便搔癢,句里靈犀解辟塵。
    萬壑爭流君看取,西興從此是通津。

    * 關于通靈仙的詩詞 描寫通靈仙的詩詞 帶有通靈仙的詩詞 包含通靈仙的古詩詞(27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