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通源的詩詞(374首)

    221 《桃花渡》 明·沈貞

    渡頭渾似曲江濱,誰種桃花隔世塵。
    紅雨綠波三月暮,暖風黃鳥數聲春。
    舟橫落日非無主,樹隔層霞不見人。
    幾欲前源訪仙跡,迷茫何處問通津。

    222 《鄞江漁者歌贈陳仲謙》 明·王彝

    我昔采藥華山峰,群山一視青童童。
    或從暮靄見一線,知是鄞江源甬東。
    婁東今見披裘者,浮江昔在鄞江中。
    釣竿每裁鄮山竹,臺笠獨染蓬萊松。

    223 《雪月溪山歌送天然道首座歸蜀》 明·香嚴和尚

    蜀路連云知幾許,策勤斯道耐寒暑。
    撥開云霧睹青天,仍與孤云為伴侶。
    布慈云,施法雨,竿木隨身能作主。
    德云不在妙高峰,此去逢人休錯舉。

    224 《古壽宮歌》 明·虞淳熙

    獻陵當年筑壽宮,君王鞭石走石工。
    馬輿朝來還暮入,往來八駿如回風。
    死生晝夜須臾在,霹靂一聲辭大內。
    遺舄人疑黃帝弓,自斂金衣摶大塊。

    225 《次韻和牧翁題沈啟南奚川八景圖卷》 明·周永年

    奚川八景不可見,盡情斂取入畫圖。
    侍郎作歌系其后,為索和篇征及吾。
    吾得見詩如見畫,當食幾欲忘歠泬。
    五柳宅邊竹里館,寧與晉唐人物殊。

    226 《又和題(一首)》 明·周永年

    聽說圖中風物美,但讀長歌已狂喜。
    喬木清川數里間,尺幅都收到曲幾。
    前有老杜后大蘇,能以詩章當畫史。
    二歌三讀轉興懷,少陵眉山相比擬。

    227 《藍田山石門精舍 ?》 唐·王維

    〔英華以前八句另為一首。
    注云。
    集本二詩共為一首。

    228 《虎跑泉》 宋·蘇軾

    金沙泉涌雪濤香,灑作醍醐大地涼。
    倒浸九天河影白,遙通百谷海聲長。
    僧來汲月歸靈石,人到尋源宿上方。
    更續茶經校奇品,山瓢留待羽仙嘗。

    229 《次韻定慧欽長老見寄八首(并引)》 宋·蘇軾

    蘇州定慧長老守欽,使其徒卓契順來惠州,問予安否,且寄《擬寒山十頌》。
    語有璨、忍之通,而詩無島、可之寒,吾甚嘉之,為和八首。
    左角看破楚,南柯聞長滕。
    鉤簾歸乳燕,穴紙出癡蠅。

    230 《列子有力命王充論衡有命祿極言必定之致覽之》 宋·晏殊

    大鈞播群物,零茂歸自然。
    默定既有初,不為智力遷。
    御冠導其流,仲任派其源。
    智愚信自我,通塞當由天。

    231 《惜日》 宋·王安石

    白日照四方,當在中天留。
    春風地上行,當與時周游。
    和氣所披拂,槁乾卻濕柔。
    愛欲傳萬物,勢難停一州。

    232 《江上》 宋·戴復古

    扁舟泊江渚,喜近酒家門。
    出網魚蝦活,投林鳥雀喧。
    無橋通竹處,有路到桃源。
    一見南塘字,凄然憶故園。

    233 《連日至梅僊塢及花涇觀桃花抵暮乃歸》 宋·陸游

    千載桃源信不通,鏡湖西塢擅春風。
    舟行十里畫屏上,身在西山紅雨中。
    俗事挽人常故故,夕陽歸棹莫匆匆。
    豪華無復當年樂,爛醉狂歌亦足雄。

    234 《次韻邢德允見贈》 宋·陸游

    人間榮瘁固難窮,歲月推遷即老翁。
    馬駿初非凡眼識,源深終與大川通。
    細思渭北希高價,終勝淮南誚發蒙。
    莫學三山頑鈍叟,一生空耗太倉紅。

    235 《鈐轄冒上閤就移知雄州》 宋·宋祁

    聚散非一端,賢逸難兩遂。
    擁節北臨邊,安得久交臂。
    此行詎不遠,印瑞三且二。
    背劍車炙輠,徑秦驂舞轡。

    236 《倚聲制曲三首》 宋·張耒

    山未高兮水不深,此情此意薄千金。
    今朝酒伴雙垂淚,明夜燈前獨擁衾。
    玉◇異時空見跡,塵犀千里亦通心。
    桃源路絕無人到,應許劉郎再訪尋。

    237 《賦得瀑布》 宋·張耒

    浩浩自太古,洋洋灌百川。
    深將一源潤,首出萬峰巔。
    晴浴岱宗日,香通華岳蓮。
    應有真仙子,揮榜上青天。

    238 《平陰張澄居士隱處三詩之亨泉》 宋·黃庭堅

    水德通萬物,發源會時亨。
    伏坎非心愿,成川且意行。
    棲遲林丘下,欲渥無塵纓。
    杖藜逢載酒,一瓢酌余清。

    239 《山中雜興 十四》 元·王冕

    溝塍通謝墅,禹穴近龍宮。
    兩水沿平地,諸山在下風。
    煙霞時出沒,日月互西東。
    閑看桃源記,吾將此意同。

    240 《龍溪》 宋·歐陽修

    潺潺出亂峰,演漾綠蘿風。
    淺瀨寒難涉,危槎路不通。
    朝云起潭側,飛雨◇江中。
    更欲尋源去,山深不可窮。

    * 關于通源的詩詞 描寫通源的詩詞 帶有通源的詩詞 包含通源的古詩詞(37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