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通源的詩詞(374首)
202
《留春亭》 宋·釋德葵
聞說芳亭著意濃,留連美景一壺中。
歌聲不放鶯聲老,酒面長陪花面紅。
筍迸玉簪穿落日,柳拖金線擊東風。
時人盡道春歸去,疑是桃源路忽通。
204
《和子瞻學士游祖塔院》 宋·釋來復
金沙泉涌雪濤香,灑作醍醐大地涼。
倒侵九天河影白,遙通百谷海聲長。
僧來汲月歸靈石,人到尋源宿上方。
欲著茶經校奇品,山瓢留待羽仙嘗。
205
《呈佛鑒禪師偈》 宋·釋心道
趙州有個柏樹話,禪客相傳遍天下。
多是摘葉與尋枝,不能直向根源會。
覺公說道無此語,正是惡言當面罵。
禪人若具通方眼,好向此中辨真假。
206
《桐柏崇道觀》 宋·太史章
神仟隱居尚深渺,徑迂不欲與世通。
必求峭拔出林杪,俯視左右環群峰。
飛泉不測源所自,瀑注一落千丈虹。
步躋石磴旋盤折,翠蔭蒙密多長松。
207
《游南山》 宋·汪任
湞陽富佳致,無以過南山。
山高雄地理,萬丈親云端。
攀援臨絕頂,氣象非塵寰。
神存古廟貌,臺敞舊軒欄。
208
《送張無夢歸天臺》 宋·王得益
獨上仙槎汴水湄,吟歸舊隱赤城西。
少微昨夜離丹闕,雙鳥何時到會稽。
策杖再尋麋鹿逕,采芝重躡薜蘿梯。
云橫皓鶴翹松唳,月白孤猿倚樹啼。
象帝真源通閫域,玄元幽趣達筌蹄。
玉皇歌賜恩殊厚,好把貞珉刻圣題。
209
《梅林八景總詠》 宋·葉夢鼎
黃墩巨海通昌國,花園大路連西域。
九頃農歌樂豐年,赤山牧唱喧朝夕。
羅溪流水出通潮,仕岆高山古賢跡,方寺鐘聲育善音,桃源擊鼓評民籍。
210
《題蒙泉》 宋·俞汝尚
幽人{左屬右斤}寒泉,井甃金曰蒙。
井貴德不改,蒙以養為功。
非徒玩清冷,潤液幽芳叢。
說筑傅巖下,伊耕莘野中。
211
《讀朱冠之詩有作三首》 宋·袁甫
多言外好中何有,有德之言意一融。
惟一性天真洞徹,許多事理盡流通。
句新悅耳源先個,思苦雕肝味易窮。
自古才人皆患此,就中崛強是揚雄。
212
《題思范軒二首》 宋·張伯玉
英袞多年去竹軒,更思風節記山樊。
抗言后坐遺忠美,通使河源舊策存。
詩石欲留千古永,棠陰還對一樓繁。
使君才望須相繼,莫厭林間駐畫轓。
214
《醴泉》 宋·章天與
和平德化醴泉通,千古濠梁武舊蹤。
光閃雪花微動月,影浮璚夜凈涵空。
迢迢脈路流無盡,混混源泉出不窮。
滿引一瓢更清徹,萬年仁壽祝重瞳。
215
《龍潭寺》 宋·趙崇杰
欲覓龍潭何處是,青山影里見浮圖。
紅蕖映日真花藏,碧水涵天瑩玉壺。
已放源流通北海,未饒風物說西湖。
待中庵外多閑地,容我他年卜筑無。
216
《道民金氏居》 宋·趙希桐
碧港雖通邑,紅塵不到門。
桑麻唐社門,雞犬晉桃源。
山遠云千點,天寬月一軒。
居人非隱者,吾欲叫東園。
217
《泗鼎行贈戴水部》 明·陳束
君不見周德中衰天命變,彝器飄零散區縣。
郟瀼之鼎淮泗流,一沒千祀無人收。
秦皇得國心泰侈,虎視雄圖志未已。
已訪仙源并海沂,還望瑤光浮泗水。
* 關于通源的詩詞 描寫通源的詩詞 帶有通源的詩詞 包含通源的古詩詞(37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