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通津的詩詞(351首)
41
《送閻侍御歸闕》 唐·李中
羨君乘紫詔,歸路指通津。
鼓棹煙波暖,還京雨露新。
趨朝丹禁曉,聳轡九衢春。
自愧湮沈者,隨軒未有因。
42
《志峽船具詩·櫓》 唐·王周
用之大曰櫓,冠乎小者楫。
通津既能濟,巨浸即橫涉。
身之使者頰,虎之拏者爪。
魚之撥者鬣,弩之進者筴.
此實為相須,相須航一葉。
43
《送李評事往宜春》 唐·齊己
蘭舟西去是通津,名郡賢侯下禮頻。
山遍寺樓看仰岫,臺連城閣上宜春。
鴻心夜過鄉心亂,雪韻朝飛句韻新。
別有官榮身外趣,月江松徑訪禪人。
45
《頻載酒》 宋·賀鑄
金斗城南載酒頻。
東西飛觀跨通津。
漾舟聊送雨余春。
桃李趣行無算酌,桑榆收得自由身。
酣歌一曲太平人。
46
《浪淘沙》 宋·趙子發
約素小腰身。
不奈傷春。
疏梅影下晚妝新。
裊裊娉娉何樣似,一縷輕云。
歌巧動朱唇。
字字嬌嗔。
桃花深處一通津。
悵望瑤臺清夜月,還送歸輪。
50
《車遙遙》 明·瞿佑
少年離別多苦辛,驅車何處問通津。
停轅勸飲一杯酒,酒飲未盡車轔轔。
十步百步聞車聲,三里五里望車塵。
車聲已斷車塵遠,何況遙遙車上人。
51
《奉和受圖溫洛應制》 唐·牛鳳及
八神扶玉輦,六羽警瑤谿。
戒道伊川北,通津澗水西。
御圖開洛匱,刻石與天齊。
瑞日波中上,仙禽霧里低。
微臣矯羽翮,抃舞接鸞鹥。
第一百卷
54
《分水嶺》 宋·李柘
東西水去吼雷霆,左右山排劍戟陳。
天固無心開宇宙,地如有意限江閩。
榆關北辨夷兼夏,劍閣西分蜀與秦。
到底乾坤同一視,舟車何處不通津。
57
《壽主簿》 宋·吳申甫
武夷之山奇而青,九曲之水秀且清。
山奇水秀佳氣萃,孕毓多少名公卿。
世運推來五百歲,岳瀆又應一賢生。
相國蕭何儲大昂,謫仙李白扶長庚。
58
《洴溪橋》 宋·趙渥
油井小聚,洴溪之濱。
夏秋雨集,溝澮皆盈。
眾水所匯,實病於行。
誰作斯橋,龐君守真。
60
《上執政四十韻》 元·雅琥
圣主飛龍日,求賢似拾珍。
典謨皆故老,登用必元臣。
日月當黃道,風云擁紫宸。
華封歸帝力,壽域囿吾民。
* 關于通津的詩詞 描寫通津的詩詞 帶有通津的詩詞 包含通津的古詩詞(35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