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通判的詩詞(382首)

    81 《壽王通判五首》 宋·吳勢卿

    留樣閣外記前回,龜伴高齋今再來。
    試問劍州余父老,棠陰勿剪又栽培。

    82 《壽王通判五首》 宋·吳勢卿

    古稱半刺已翱翔,□壘回旋舞袖長。
    賴有治齊清凈法,宏開壽哉海沂康。

    83 《壽王通判五首》 宋·吳勢卿

    流霞瀲滟照炎天,雪藕調冰佐玳筵。
    屈指西風涼意近,且拚劇飲管流年。

    84 《和通判弟隨亨書感韻》 宋·柴望

    風沙萬里夢堪驚,地老天荒只此情。
    世上但知王蠋義,人間惟有伯夷清。
    堂前歸燕春何處,花外啼鵑月幾更。
    莫話凄涼當日事,劍歌淚盡血沾纓。

    85 《寄同年朱景淵通判八首》 宋·劉宰

    默數金陵友,在者猶四人。
    糾曹今別乘,法官駕朱輪。
    千鐘已弗暨,一念還酸辛。
    況我病所纏,漁樵寄此身。
    輸子曳朱紱,斑衣奉慈親。

    86 《寄同年朱景淵通判八首》 宋·劉宰

    當時最少年,雪林紫芝翁。
    詩名三十年,正復坐此窮。
    落日澹平硝,宿草鳴寒蛩。
    何時一樽酒,往酹與子同。

    87 《寄同年朱景淵通判八首》 宋·劉宰

    四海游夫了,粹學洞谷今。
    聞善亟推挽,常恐力不任。
    時危系長才,白日已西沉。
    拱木戰寒風,凄其千載心。

    88 《寄同年朱景淵通判八首》 宋·劉宰

    茂苑子周子,慷慨尤時危。
    斯文鼂董流,炳炳日星垂。
    言深眾所驚,用淺才不施。
    穹窿山下笛,懷人定誰其。

    89 《寄同年朱景淵通判八首》 宋·劉宰

    滕子嗜古學,萬卷作生計。
    孤燈耿夜闌,盜畏不敢睨。
    至寶世不售,虛名竟何利。
    尚想古城隅,幽花開繞砌。

    90 《寄同年朱景淵通判八首》 宋·劉宰

    細柳真將軍,勁氣可立懦。
    向來拯時危,功略天下半。
    屢詔不肯起,出處縣自斷。
    十載山澤游,萬念春冰渙。
    何當求識面,介子同里闬。

    91 《寄同年朱景淵通判八首》 宋·劉宰

    古人重結交,一諾輕千金。
    嗟我與夫子,論交歲月深。
    一別三十年,兩鬢霜雪侵。
    愿言益自強,雁來時寄音。

    92 《招通判沈興宗游五泄》 宋·丁寶臣

    路緣蘿蔦蔭杉松,翠壁丹崖不計重。
    天作錦屏環十里,僧開朱屋面千峰。
    花閒越鳥鉤辀語,溪外秦人仿佛逢。
    早晚車騶到山下,籃輿多日待追從。

    93 《示蔡通判》 宋·賈同

    圣君寵厚龍頭選,慈母恩深白發垂。
    君寵母恩俱未報,酒如為患悔何追。

    94 《挽方通判良翰》 宋·林光朝

    樓櫓千重鐵作門,不堪聚米更重論。
    居延歲月那相似,一聽悲歌一斷魂。

    95 《挽方通判良翰》 宋·林光朝

    得錢終日走燕寺,抱膝經年動越吟。
    想得長安西望眼,只應黃鵠見歸心。

    96 《挽方通判良翰》 宋·林光朝

    達者淵明自挽歌,新墳數尺奈愁何。
    雞林賈客無從問,收拾篇章有幾多。

    97 《挽方通判良翰》 宋·林光朝

    九死穹廬我未甘,后來勿使隴西慚,明時節義多傳述,柱下何人是老聃。

    98 《補史十忠詩·池州通判權州事趙公》 宋·劉壎

    若人作何狀,立節乃殊偉。
    人言此蜀珍,位卑名未起。
    坐分秋浦月,攝此千里寄。
    沙頭風色惡,寒城凜弘峙。

    99 《送向綜通判桂州》 宋·饒奭

    百粵封疆桂嶺崇,□□□□□□口。
    十城縣弩爭趨府,五管侯圭盡偃風。

    100 《酬通判楊殿丞名霖巖洞》 宋·邵炳

    云峰千仞對吾廬,洞古名新郡守書。
    須信神靈知受賜,先興霖雨遠隨車。

    * 關于通判的詩詞 描寫通判的詩詞 帶有通判的詩詞 包含通判的古詩詞(38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