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通判的詩詞(382首)

    41 《寄同年朱景淵通判八首》 宋·劉宰

    念昔從子游,金陵佳麗地。
    幕府盛賓僚,東南稱兩尉。
    子才清而通,我拙世無二。
    櫟社雖輪囷,靈根同晚歲。

    42 《送魚太傅通判漢州》 宋·宋祁

    綿野喜相依,長亭亟解攜。
    寒銷云棧北,春遍錦城西。
    邛醬傳芳蒟,巖祠頌縹雞。
    時平通守貴,千騎斗鄣泥。

    43 《送向綜國傅通判桂州》 宋·范仲淹

    通籍三公后,監州五嶺深。
    欲知明主意,將慰遠人心。
    歲計多藏藥,舟行不廢琴。
    歸書清白最,寧問橐中金。

    44 《送勾諶太丞通判潁州》 宋·梅堯臣

    潁川倒灣流,欄船曲轉鉤。
    吏迎如太守,民望亞諸侯。
    芳圃深通野,寒湖半抱州。
    前賢多舊跡,佳詠聽君留。

    45 《送何都官通判虔州》 宋·梅堯臣

    楚越封圻接,帆檣上下頻。
    商通洲橘熟,信到嶺梅春。
    白紵歌修頸,金盤饋紫鱗。
    同勤太守職,龔遂漢名臣。

    46 《送光祿王寺丞通判徐方》 宋·王禹偁

    通悴徐方蒨綬新,老萊衣服暫離身。
    家君蓮幕開廳事,府帥金貂耀縉紳。
    戲馬臺荒春寂寞,斬蛇鄉古樹輪囷。
    公余應長吟滋味,好寄西垣寓直人。

    47 《送楊屯田通判永興》 宋·王禹偁

    長安棄廢比藩方,通理猶宜占省郎。
    入洛才名齊二陸,有唐門戶本三楊。
    袖中丹桂家聲在,道畔豐碑祖德光。
    莫向公余尋故第,榛蕪難認靖恭坊。

    48 《送同年劉司諫通判西都》 宋·王禹偁

    元老留司臥雒陽,諫官通理輟鴛行。
    仲宣舊佐紅蓮幕,裴度新開綠野堂。
    幾處古碑停馬讀,到時春筍約僧嘗。
    香山居士真容在,為我公余奠一觴。

    49 《王殿丞舉通判桂州》 宋·楊億

    科名得玉向昆邱,家世長淮入海流。
    通籍殿中鉤盾省,頒條嶺外桂林州。
    漢皇前席期清夜,楚客歸帆指素秋。
    父老歡聞鄰郡政,壺漿千里待鳴驅。

    50 《大理黃丞宗旦通判潁州》 宋·楊億

    曾隨征虜出蕭關,又案公田汝水灣。
    南畝萬箱增地利,西清三刻對天顏。
    一麾通守彤襜貴,九棘憑刑赤筆閑,閭里歡迎舊從事,隨車雨氣自應還。

    51 《送崔朝請通判徐州》 宋·韓維

    與君仍世接游從,造次相敦德義中。
    善繼家聲名你子,不追時好古人風。
    流光豈受垂繩系,妙道才容一線通。
    待得鈴齋民訟簡,更將此理問龐公。

    52 通判國博中齋詩》 宋·強至

    天下以中為大本,天地得中能自生。
    古之圣賢一用中,政刑禮樂萬事平。
    於戲后世中道喪,政分寬猛刑重輕。
    禮非儉陋則奢僭,樂不專一須鏘鏗。

    53 《和通判國博和金華著作陪知府少卿游北山韻》 宋·強至

    盛府年來訟缿空,等閑深入亂云中。
    驚禽引避前驅旆,寶剎幽尋數畝宮。
    飛蓋塞涂溪影雜,行歌聒地谷聲通。
    東陽屈指風流尹,前有休文后有公。

    54 《送秦仲防通判》 宋·樓鑰

    題輿再到海東涯,嗜學深於入幕時。
    一字未通終不置,五行俱下尚嫌遲。
    情親端有卜鄰意,別后空勞望月思。
    老我無因可重見,祝君來此擁旌麾。

    55 《吳通判挽詞》 宋·樓鑰

    一死交情見,鄉評重此翁。
    素車奔夕夢,繡被落天風。
    身任朋僚責,心忘尺雨功。
    毋書卓行傳,非介亦非通。

    56 《送王通判》 宋·葉適

    左原冢孫產巴東,山靈地秀兼長雄。
    自小赤心天與通,可惜五十方治中。
    北風吹沙暗中渡,不合吹君落南去。
    水有子魚山荔枝,借我箸食前籌之。

    57 《挽許通判二首》 宋·劉宰

    問訊吾邦鶴發翁,惟公遺愛百年中。
    輕刑競喜椼楊脫,薄賦誰嗟杼軸空。
    遠卜雖孤桐邑望,貞游還喜葛仙同。
    從今枌社添尸祝,一念遙應肸蠁通。

    58 《挽鄭通判》 宋·陳宓

    厚重公清譽藹然,人言端似楚公賢。
    為官不取橫科勢,佐郡何妨二十年。
    徐貌價通常不變,陽城撫字已先傳。
    雙旌原上行人泣,況是交親淚迸泉。

    59 《送朱郎中壽昌通判河中府》 宋·蘇頌

    邶詩詠凱風,以成孝子志。
    鄭人復君母,傳稱能錫類。
    中郎常有懷,生不識所恃。
    登朝雖厚祿,當食每忘饋。

    60 《題通州通判陳日華二友齋》 宋·曾豐

    吾初丞小邑,誓與松竹為膠漆。
    今公丞大藩,誓與松竹為金蘭。
    維松若竹有何德,和公玉立成三益。
    矯矯摩云性天高,亭亭傲雪心地直。

    * 關于通判的詩詞 描寫通判的詩詞 帶有通判的詩詞 包含通判的古詩詞(38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