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逍遙者的詩詞(134首)

    1 《致政王殿丞逍遙亭》 宋·黃庭堅

    漆園著書五十二,致意最在逍遙游。
    後來作者逐音響,百一未必知莊周。
    幽人往往泥出處,俗士不可與莊語。
    逍遙如何,一蛇一龍。

    2 《逍遙堂會宿二首〈并引〉》 宋·蘇轍

    轍幼従子瞻讀書,未嘗一日相舍。
    既壯,將游宦四方,讀韋蘇州詩,至“安知風雨夜,復此對床眠”,惻然感之,乃相約早退為閑居之樂。
    故子瞻始為鳳翔幕府,留詩為別曰:“夜雨何時聽蕭瑟。
    ”其后子瞻通守余杭,復移守膠西,而轍滯留于淮陽、濟南,不見者七年。

    3 《逍遙詠》 宋·宋太宗

    我說逍遙理,其如要妙深。
    悟來時頃刻,迷者豈通尋。
    達即隨情遣,真緣不可侵。
    從來皆是事,巧拙在人心。

    4 《逍遙游(節選)》 先秦·莊周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
    化而為鳥,其名為鵬。
    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

    高中文言文寓言故事自由

    5 《暇日游逍遙臺睹南華塑像獨置一榻旁無侍衛前》 宋·蘇頌

    憶昔初讀南華篇,但愛閎辨如川源。
    沉酣漸得見真理,馳騖造化游胚渾。
    潛心四紀不知倦,間日講解時尋溫。
    其言無端極放肆,大抵順物尤連犿。

    6 《貴溪徐氏招隱園昔王表避亂居此山依之者數千》 宋·晁補之

    鬼谷西來一丈清,三山箕拱慰高情。
    時平尚欲依王表,南斗逍遙畢此生。

    7 《逍遙樓席上贈張邦達教授,張癸未省闈門生也》 宋·范成大

    疇昔金門看選賢,一星終矣半英躔。
    誰憐蠻府清池句,不著南山捷徑鞭。
    作者七人茅瘴地,肅霜九月菊殘天。
    浮生聚散如風雨,同倚東樓豈偶然。

    8 《子由將赴南都與余會宿于逍遙堂作兩絕句讀之》 宋·蘇軾

    達天資近道又得至人養生長年之訣而余亦竊聞其一二以為今者宦游相別之日淺而異時退休相従之日長既以自解且以慰子由云(詩前原有蘇轍原詩,今刪。
    )別期漸近不堪聞,風雨蕭蕭已斷魂。
    猶勝相逢不相識,形容變盡語音存。
    但令朱雀長金花,此別還同一轉車。

    9 《去年訪曾幼卿通判攜歌舞者同游鳳山仆有歌舞》 宋·戴復古

    一丘一壑自逍遙,莫怪山人索價高。
    是處園林可行樂,同來賓客不須招。
    臨風桃李花狼藉,照水樓臺影動搖。
    歌舞不容人不醉,樽前方見董嬌嬈。

    10 《贈都下隱者》 宋·范仲淹

    梅福隱市門,嚴平居卜肆。
    乃知神仙徒,非必煙霞地。
    異哉西山人,逍遙京洛塵。
    門多長者車,察脈如有神。

    * 關于逍遙者的詩詞 描寫逍遙者的詩詞 帶有逍遙者的詩詞 包含逍遙者的古詩詞(13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