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退尺的詩詞(183首)

    161 《次韻韓毅伯志別》 宋·王炎

    江頭三老風檣急,詩叟欲行還卻立。
    剛腸不解兒女悲,肯為別離襟袖濕。
    翰墨場中空白眉,牙游不遂休奔馳。
    平生訥室有秘訣,持以贈君君可歸。

    162 《徐子修畫山水歌》 明·袁凱

    夏家高堂生晝寒,徐卿畫圖墨未干。
    深山大澤貯煙霧,黑處似有龍蛇蟠。
    襄陽小米師董原,妙處不受繩墨牽。
    頃刻萬里皆自然,房山尚書世稱賢。

    163 《衰疾幾半月梅已空杏花亦爛漫矣忽往一觀成古》 宋·張镃

    年前約園梅,梅開主人病。
    初英僅一窺,旋遭風雨橫。
    瑰奇恥浪設,收卷歸盡凈。
    追攀夢中事,詎復形嘯詠。

    164 《題丁御史同年墨竹走筆長句》 明·李東陽

    浙江之東縣新昌,乃在千巖萬壑之中央。
    側身重足恐無路,五步一澗十步岡。
    君家茅堂此卜筑,白石叢抱青璟勣。
    西接林薄南通塘,低者出地高出墻。

    165 《題程亞卿所藏劉進畫魚》 明·李東陽

    劉生亦是丹青豪,近來作畫無此曹。
    平明退直呼濁醪,半酣脫卻宮錦袍。
    戲將禿筆作鱗介,已覺四壁生風濤。
    風濤洶涌向何處,岸閣江空起煙霧。

    166 《左闕雪后行古柏下有作》 明·李東陽

    長安城中雨成雪,退食沖寒過東闕。
    蒼然古柏勢橫空,數尺盤拏成百折。
    玉龍戰罷纏碧綃,流涎噴沫凝不飄。
    仙人掌上露初凍,五老峰頭冰未消。

    167 《送范中濟侍郎知慶州》 宋·孔武仲

    平時廣朝中,相見輒歡喜。
    昂藏八尺身,所負必奇偉。
    四方獻善敗,軍國盈虛計。
    叩之如川流,滾滾不知已。

    168 《師安撫生日》 宋·晁公溯

    鼻祖始謀遠,承家積慶長。
    青霜元不墜,玉樹久逾芳。
    氣驗三嵎秀,祥占五世昌。
    向來蜀父老,久憶漢文章。

    169 《挽建寧林知丞》 宋·陳宓

    闕下家聲世所宗,九侯珪組疊仍重。
    清風直節千尋聳,洪度澄陂萬頃容。
    教子辛勤方折桂,為官清退謾哦松。
    活人未遂平生志,揮涕俄驚四尺封。

    170 《冬華一夜霜》 宋·陳普

    天地生萬物,節度各有常。
    毫發不可亂,奉時以行藏。
    不惟寡悔吝,尤可免折傷。
    倘不如所受,一一皆自伐。

    171 《筍》 宋·陳普

    書窗媚幽獨,萬竹真我儀。
    冰霜茂摧挫,生意自有時。
    斐亹弄月陰,挺拔出風姿。
    鳳吟逐神郁,春筍效珍奇。

    172 《中秋無月感而作歌》 宋·鄧深

    天時相催日如流,今夕何夕云中秋。
    不見佳月默有感,試走退筆書其由。
    去年此時汝川客,一病纏綿真險厄。
    貪生強樂寸心酸,與死為鄰片紙隔。

    173 《次韻謝平心胡祠監見惠生日五首》 宋·方回

    勢途勇退似差賢,焉用鴻門切盾肩。
    早賜輼輬埋厚夜,寧扶楖栗走荒巔。
    泥龜不羨鹍鵬路,糞菌徒輸栝柏年。
    我謂是身如尺璧,深藏短褐庶能全。

    174 《題徐仲彬達觀亭》 宋·方回

    乾涵坤毓萬匯夥,獨得為人賴鈞播。
    八尺身為天地贅,一寸心將天地裹。
    道眼自應非肉眼,以心觀物無不可。
    靈臺光塵日月縣,肯使一絲掛塵堁。

    175 《贈牟仲啟存齋尚書之曾孫,獻之提刑孫》 宋·方回

    存齋尚書曾大父,勇退不肯登二府。
    脫靴亭記斥巨閹,風節文章照千古。
    雌甲偶同君乃祖,早衣繡衣持漢斧。
    飲苕溪水二十年,杜門不出守環堵。

    176 《寄題向伯恭薌林》 宋·李處權

    薌林近知名,悵望江干路。
    無因從之游,夢魂幾飛去。
    侍郎天下士,器識廊廟具。
    詩似王右丞,文如韓吏部。

    177 《蔡梅邊挽詩二首》 宋·陸文圭

    樽酒吟梅憶舊游,忍聽笳鼓咽原頭。
    曾廬柏下三年墓,退臥花間百尺樓。
    淮海壯心空落落,山林晚與寄悠悠。
    寒窗寂寞留孤月,協孝坊前客滬流。

    178 《送黃給事帥湖南》 宋·釋寶曇

    西山束觀閒,事豈止載筆。
    為郎幾黃昏,竟亦坐無術。
    平生瀝肝膽,辛苦忘蔗汁。
    一飲不下咽,再思令人瘠。

    179 《偈頌十八首》 宋·釋如凈

    者個是百尺竿頭,進一步則有象,退一步則無蹤。
    進退全機變,從衡振祖風。
    都在南山掌握中。

    180 《偈頌二百零五首》 宋·釋正覺

    句里明宗則易,宗中辨的則難。
    也須是到個時節,始得色轉不見身,功亡不知位。
    絕憐大匠一斲泥,不犯祖師三尺鼻。
    兒孫去后阿誰共守清貧,臣庶退時獨自難稱尊貴。

    * 關于退尺的詩詞 描寫退尺的詩詞 帶有退尺的詩詞 包含退尺的古詩詞(18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