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迷道的詩詞(977首)

    961 《逍遙詠》 宋·宋太宗

    從來教法甚分明,幾許心迷事不成。
    棄世經圖閑自性,精修道路必長生。

    962 《逍遙詠》 宋·宋太宗

    得道超凡圣,逍遙本是緣。
    群迷難解會,我且不虛傳。
    但信恒無斷,精窮用意專。
    審聽明譬諭,勿被俗情牽。

    963 《暇日游逍遙臺睹南華塑像獨置一榻旁無侍衛前》 宋·蘇頌

    憶昔初讀南華篇,但愛閎辨如川源。
    沉酣漸得見真理,馳騖造化游胚渾。
    潛心四紀不知倦,間日講解時尋溫。
    其言無端極放肆,大抵順物尤連犿。

    964 《次韻和前漳守馬郎中三篇·續觀潮》 宋·蘇頌

    江皋空闊見東溟,兩訊潮隨遠近生。
    夾岸炎天迷雪嶺,居人晴日駭雷聲。
    客帆朝暮乘風去,漁罟東西逐浪行。
    盡道波神久恬靜,應緣四海正清平。

    965 《和王察院竹筱巷阻風七言》 宋·蘇頌

    聞道扁舟下迅湍,怒濤驚浪擁前灘。
    岸迷津際居無定,人隔過從意少歡。
    風信未回聊對景,歲華將暮自凌寒。
    君才一日能千里,直上青云亦未難。

    966 《和曾谹父庚伏書懷六首》 宋·王洋

    呈耠水郭芰荷堤,別后扁舟去岸迷。
    莫訝道人新活計,亦看粉面照清溪。

    967 《過慈感知者黎為童行落發留飯偶已食不果留》 宋·王洋

    曉沖輕浪遠煙迷,聞道方為訓導師,綠發小童辭俗日,白頭老子泛舟時。
    自緣旅客蔬盤早,不是者黎鐘飯遲。
    欲別殷勤更留客,逢君知是舊相知。

    968 《題長興陳朝檜》 宋·王洋

    蒼髯右極皴皮膚,夭矯枝干中半枯。
    有如老人自離立,亭亭不用兒孫扶。
    六朝兵戈日相逼,晚向陳墮生道側。
    不知何計脫鋒铓,三十六中居上策,

    969 《九月二十日游桃源寺》 宋·王洋

    東溪繚繞黃花國,西崦縱橫白酒家。
    誰道桃源解迷路,與君平步到煙霞。

    970 《元日倦臥書齋聞僧食未敢歌鼓作繼以清唱感而》 宋·王洋

    蚤鶯聲轉雜危弦,驚散書窗牛枕眠。
    大法鼓聲胡部曲,摩登伽戲野狐禪。
    眼中顛倒迷情事,世上縱橫使鬼錢。
    爛煮瓠壺鐘鼎食,山堂誰道獨悠然。

    971 《和伯氏二首》 宋·王洋

    眼見群兒倦走書,明瓊忽報漲雙魚。
    造端萬緒自成室,迷路多岐要卜居。
    談氏龜兒門相在,微之道保曉星疏。
    愿翁壽考貽孫子,文有千箱德有輿。

    972 《重游雁山分得六題·蕩頂》 宋·薛嵎

    高平余十里,湖湗落中間。
    此地可耕鑿,長年迷草菅。
    一庵猶有路,四望忽無山。
    道者了經課,慰余燈陟艱。

    973 《送鄭季常赴大學正》 宋·楊時

    驅車出西城,眷言與君違。
    北顧臨康衢,問子將焉之。
    赤驥度渥洼,終當飲瑤池。
    成都九軌道,一躍不可追。
    浮塵暗荊棘,捷徑行多迷。
    長風戰秋林,零露沾人衣。
    青松不改柯,期子清霜時。

    974 《同韻俲歐蘇體》 宋·于石

    草廬抱膝方臥龍,獰飚撼戶云埋峰。
    凍鵲依依飛墮地,饑鷹側翅低盤空。
    豈知水官夜鏖戰,鞭虯笞鳳驅前鋒。
    茫茫萬里混一色,遠近高下俱迷蹤。

    975 《賦桃李花》 宋·曾豐

    盤根玉嶺氣形全,擢秀霜林雨露偏。
    傾國笑容斜媚日,惱人香氣上薰天。
    禪僧悟道疑為佛,漁父迷途似得仙。
    印可幾人成白業,自身寧久墊塵緣。

    976 《呈羅春信》 宋·曾豐

    受命鐘材不已涼,未論道德與文章。
    晚謀事事成迂叟,羈跡年年是漫郎。
    銳意向前旋磨蟻,灰心求退觸藩羊。
    車中幸有司南柄,試與迷途指大方。

    977 《和顏長官百詠·山居》 宋·朱繼芳

    擁樹溪云迷近遠,低檐山果亂紅青。
    莫言身外都無事,早晚焚香看道經。

    * 關于迷道的詩詞 描寫迷道的詩詞 帶有迷道的詩詞 包含迷道的古詩詞(97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