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迷性的詩詞(192首)
126
《題關云長廟》 宋·胡寅
西方有幻師,以利行幻術。
利他乃甘言,自利則其實。
曾微證形象,雇喜論恍惚。
可憐億兆人,明智百無一。
127
《酒為偷兒所竊》 宋·吳芾
我性苦拙疏,與世不相偶。
平生不如意,往往十八九。
何以遣此懷,賴有樽中酒。
去冬釀碧香,頗不計升斗。
128
《游鹿田三洞》 宋·吳芾
野性平生酷愛山,好山不厭絕躋攀。
感時又見三春暮,乘興聊同一日閑。
云出岫時迷古洞,鹿耕田處認禪關。
自憐擾擾塵埃里,眼底欣逢水石環。
132
《繩翁初度》 宋·程公許
男兒十六已非孩,心地迷云漸剔開。
雖復詞章當藻繪,要從德性植根荄。
謙和孝友能無愧,富貴功名付儻來。
但愿時平早還蜀,田間伴我劚蒿萊。
133
《山居感舊百韻》 宋·岳珂
昔在淳熙日,中興最盛年。
身逢千載運,眼見五朝天。
楚甸當澄按,岷江極泝沿。
經途俱極險,問字始能言。
137
《望蓬萊·未入道》 元·王哲
未入道,休要執中迷。
先且牢擒劣馬子,切須縛住耍猿兒。
款款做修持。
如省悟,勘破女男妻。
自在假身常鍛煉,逍遙真性得推移。
應是上瑤
138
《小重山 道友求問》 元·王哲
養性休教起怒嗔。
外身須認正,里頭真。
日施方便做慈因。
清涼至,只在氣精神。
財色莫相親。
自然通大道,覺申申。
金丹結就出迷津。
登云路,玉洞看長春。
139
《滿庭芳 劉公索賢》 元·王哲
智慧皆全,癡頑總至,兩般自是殊方。
一能明哲,一個性迷荒。
盡是靈中分定,各分別、此理昭彰。
還知否,上人九竅,下沒膏盲。
140
《西江月 四害》 元·王哲
堪嘆酒色財氣,塵寰被此長迷。
人人慕帶似醯雞,亂性昏神喪慧。
獨我搖頭不管,介然甘守孤ω。
粗衣糲食淡黃齏。
養就胎仙既濟。
* 關于迷性的詩詞 描寫迷性的詩詞 帶有迷性的詩詞 包含迷性的古詩詞(192首)